查询间隔10秒
加快经济发展 促进我市劳动就业
来源:本站原创  时间:2004-09-23 00:00  

 二〇〇二年我市劳动就业状况及今年就业形势分析

 

  2002年,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城镇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在我市国民经济以较高速度增长的同时,全市的就业形势总体上基本稳定,增加了大量就业岗位和就业机会,使得全市单位从业人员和在岗职工人数减少之势得到控制;私营、个体从业人员迅速增加;就业结构得到了进一步调整。但一方面全市劳动力供求总量的矛盾仍十分突出,同时由于劳动者素质偏低等因素造成的结构性失业问题仍比较严重,我市的就业压力依然较大,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应引起有关部门关注。

 

  二○○二年我市就业形势的主要特点

 

  从2002年我市的就业形势看,主要有如下特点:

 

  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和就业机会

 

  加快经济发展,是解决和扩大就业的根本途径。2002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928.3亿元,比上年增长11%,分别比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高3个百分点和1.5个百分点。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我市就业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和就业机会,使得全市从业人员人数迅速增加。到2002年底,全市从业人员达到了377.5万人,比去年增加20.4万人,增长5.7%

 

  在城镇,有4.5万人被国有、城镇集体和其他各种类型单位录用和安置,实现了初次就业。其中从农村招收3.2万人,从城镇招收0.8万人,安置转业退伍军人0.3万人,有1.4万人的大中专、技工学校毕业生实现了就业。就业岗位和就业机会的大量增加,不仅扩大了就业规模,减轻就业压力,维护了社会稳定,改善了城镇居民生活;同时也为单位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新鲜血液、技术、人才和发展动力,为保持和推动我市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增添了后劲。

 

  二、城镇单位从业人员继续减少

 

  2002年底,全市单位从业人员为89万人,比上年末减少0.5万人,下降0.5%。其中:国有单位45.5万人,比上年末减少8.8万人,下降16.1%;集体单位10.5万人,比上年减少1.5万人,下降12.9%;其他经济类型单位33万人,比上年增加9.8万人,增长42.47%

 

  三、私营、个体经济的迅速发展为城乡就业提供了较大空间

 

  2002年,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继续大力发展私营个体经济,积极创造就业岗位和就业机会,拓宽就业渠道。全市私营、个体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城乡就业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和就业机会。

 

  据统计,到2002年,全市城乡私营企业单位数有8千多户,从业人员达到了28万人;其中,2002年全市新开业的城乡私营企业4539户,新增就业人口2万人。全市个体企业单位数有22.4万户,从业人员达到了70万人;其中,2002年新开业的个体工商业户32667户,新增就业人口6.4万人。

 

  四、在城镇,非公有制经济逐步成为就业的主渠道

 

  2002年,在国有、城镇集体单位吸纳能力逐渐减弱的情况下,各级党委、政府在继续抓好企业改革改制的同时,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多渠道扩大就业。在城镇,非公有制经济逐步成为全市就业的主渠道。

 

  一是国有、城镇集体单位吸纳能力逐渐减弱、其他各种类型单位的吸纳能力明显增强。2002年底,在国有单位就业的从业人员45.5万人,比上年末减少8.8万人;在城镇集体单位就业的从业人员为10.5万人,比上年末减少1.5万人。在股份合作企业、联营企业、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港澳台投资企业、外商投资企业等其他各种类型单位从业人员已发展到了33万人,与上年末相比,单位个数增加了793家,从业人员增加了9.8万人,增长42.47%

 

  二是自由职业者等正成为就业的新时尚。2002年由于就业政策的积极引导,养老保险扩面工作力度的加大以及就业观念的改变自由职业者等非正规就业以及再就业等正成为就业的新时尚,2002年据不完全统计城镇社区服务、家政服务从业人员已达1.1万人。

 

  三是城镇非公有制经济从业人员比重达到了47%2002年底,在全市135.8万城镇就业人口中,国有单位从业人员为45.5万人,约占33.5%;城镇集体单位从业人员为10.5万人,约占7.7%;城镇其他各种类型单位从业人员为33万人,约占24.8%;城镇私营个体从业人员37.6万人,比例已达27.7%。城镇其他各种类型单位和私营个体从业人员人数已达70.6万人,比重为52%,若扣除其他各种类型单位中的国有联营、国有独资、集体联营企业从业人员,城镇非公有制单位从业人员达63.4万人,已接近城镇从业人员人数的一半。

 

  五、就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受我市积极调整产业结构的影响,全市就业结构进一步优化。2002年底,在全市377.5万就业的劳动者中,从事第一产业的为140.0万人,比去年减少4.9万人;从事第二产业的为117.8万人,同比增加17.5万人;从事第三产业的为119.7万人,同比增加7.8万人。就业结构比例由去年的40.628.131.3变为37.131.231.7

 

  特别是以家政服务、社区服务为主的社会服务业人数迅速增加。随着国家分配政策的不断完善和进一步的调整,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以及假日经济和旅游经济大力发展,社会上对社区服务、旅游服务、医疗保健服务、文化、教育服务等方面的需求快速增长,带动了这些产业的发展。到2002年底,全市从事社会服务业的从业人员已达11.5万人,占全部城镇从业人员的8.5%

 

  今年就业压力依然较大

 

  改革开放20多年来,受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拉动,我市新增就业人员大量增加,就业规模不断扩大,以市场为导向的就业机制初步形成,在就业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总体上看,2003年全市就业压力依然较大,主要体现在:

 

  一、全市单位从业人员仍在继续减少

 

  受企业、改制、破产、倒闭等多种因素的影响,2003年全市单位从业人员仍将继续减少。2003年如果没有重大政策措施出台,国有企业和城镇集体企业从业人员仍将继续减少。

 

  二、离岗人员不断增加

 

  2002年底,全市离开本单位仍保留劳动关系的职工为11.7万人,比去年同期增加0.9万人,增长7.9%。若按2002年离岗人员增加的人数,到2003年年底全市离岗人员将达到12万多人。离岗人员的大量增加,将为各类用人单位规范劳动关系带来诸多问题。

 

  三、需要安置的劳动力数量居高不下

 

  1、需要安置的大中专毕业生和转业退伍军人。全市每年需要安置的大中专、技校毕业生2万多人,需要安置的转业退伍军人3千多人,若按2002年需要安置的大中专毕业生和转业退伍军人的数量,2003年需要安置的大中专、技校毕业生和转业退伍军人将在2.5万人左右。

 

  2、需自主择业人员不断增加。在城镇中,每年有一批职业学校毕业生和未能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需要通过劳动力市场自主择业;此外,在每年的农转非人员中,有一定数量的劳动力需要安置。每年还有大量外来劳动力来我市就业。据测算2003年这部分人员大约有7万多人需要就业。

 

  四、城镇登记失业率呈上升趋势

 

  2002年,我市城镇登记失业人数3万人,失业率2.6%,比上年上升了0.5个百分点,城镇登记失业率呈上升趋势。另外,劳动力素质同经济发展要求不相适应所形成的结构性失业和在经济体制、经济增长方式转型过程中出现的大量失业、下岗人员所形成的失业和隐形失业日益突出。

 

  因此,在国有、城镇集体单位吸纳能力逐渐减弱和单位从业人员继续减少的情况下,2003年我市就业压力依然较大,劳动力供求矛盾仍将十分突出。

 

  建议与对策

 

  一、加快经济发展,增加就业岗位和就业机会

 

  解决就业问题,根本在于发展经济。根据经济发展的规律和我市的现状,要把立足发展,加快调整作为缓解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要把增加就业和发展经济统一起来,坚持在调整中促进就业,用发展的方法来缓解就业压力,解决就业矛盾。加快经济发展,是解决我市就业压力大的根本途径,应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使我市经济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以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和就业机会。

 

  二、加强企业的自我约束力,依法规范企业经济性裁员

 

  在企业减员增效、改制的过程中,要切实解决好本单位分流、富余人员的再就业问题,加强企业的自我约束力,严把出口,不能一减了之和一改了之,把就业困难推向政府、推向社会,应进一步规范用工制度,防止失业人员和下岗职工人数增长过快、规模过大。

 

  三、加强劳动力市场信息化、标准化、规范化建设

 

  在改革和完善单位用工制度的同时,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劳动力市场,加强就业服务,根据求职者的年龄、技能、报酬、就业愿望的强烈情况等建立个人档案,实施分类、信息化管理;根据用方对年龄、工种、技能、待遇等建立单位用工需求信息,构造劳动力市场供求信息网建设,实施动态管理,及时为就业、再就业和用工方提供各自所需信息。

 

  四、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充分发挥非公有制经济就业主渠道的作用

 

  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要继续鼓励、引导,使之健康发展。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的非公有制经济,有着极其独特的优势,不仅在优化经济结构、促进市场竞争、方便群众、稳定社会、促进经济发展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而且还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和就业机会,为解决全市就业问题做出了积极贡献。因此,要从我市的实际出发,充分认识加快发展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的重大意义,进一步解放思想,树立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观念;拓宽服务领域,积极为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提供各种优质服务;制定优惠政策,积极鼓励和引进各类人才从事非公有制经济活动;鼓励和引导大中专毕业生和转业退伍军人从事非公有制经济活动,充分发挥非公有制经济就业主渠道的作用。

 

                                                二○○三年四月十六日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