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询间隔10秒
一季度全市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来源:本站原创  时间:2004-09-30 00:00  

   一季度,全市认真贯彻落实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发展这一主题,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国民经济运行承接上年走势,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工业生产较快增长,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进一步扩大,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财政金融运行稳健,城乡居民收入进一步提高,企业景气指数和企业家信心指数不断提升。

 

  一、一季度全市经济运行的基本情况

 

  一季度全市国民经济继续呈现快速增长态势,开局良好。初步核算,全市完成生产总值282.1亿元,同比增长13.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8亿元,增长6.5%;第二产业增加值138.0亿元,增长17.7%;第三产业增加值134.3亿元,增长9.9%。

 

  (一)农业经济平稳发展

 

  今年以来,全市各级政府认真落实中央、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一季度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9.8亿元,同比增长6.5%。其中农业增加值2.4亿元,同比增长6.0%;林业增加值0.4亿元,同比增长7.8%;畜牧业增加值6.3亿元,同比增长7.0%;渔业增加值0.5亿元,同比增长1.8%。

 

  一季度天气条件较为有利,为粮食及蔬菜等农作物生长打下了良好基础。在禽流感疫情发生后,全市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克服不利影响,畜牧业得以继续保持良好增长势头。一季度肉产量7.4万吨,同比增长7.6%;禽蛋产量3.8万吨,同比增长8.5%;牛奶产量1.7万吨,同比增长25.7%。在继续加快发展林业政策措施的推动下,林业生产稳步增长。渔业生产由于鱼塘面积减少,发展速度趋缓,水产品产量1.6万吨,同比增长0.4%。

 

  (二)工业生产较快增长,经济效益明显提高

 

  一季度,全市工业战线紧紧围绕五个一百的目标加快发展,工业呈现持续加速的好势头,经济效益明显提高。一季度全部工业完成增加值120.5亿元,同比增长15.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79.8亿元,同比增长20.1%。

 

  1、股份制工业和三资工业是拉动工业较快增长的主要力量。一季度股份制工业完成增加值35.1亿元,同比增长21.5%,拉动工业增长9.2个百分点;三资工业完成增加值8.8亿元,同比增长26.7%,拉动工业增长2.9个百分点。股份制和三资工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55.1%,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60.1%。

 

  2、重工业增长快于轻工业。一季度重工业完成增加值60.8亿元,同比增长22.5%,拉动工业增长16.6个百分点;轻工业完成增加值19.0亿元,同比增长13.3%,拉动工业增长3.5个百分点。重工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76.2%,增速快于轻工业9.2个百分点。

 

  3、建材、冶金工业继续领跑,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增长。受投资拉动影响,建材、冶金工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一季度建材工业完成增加值13.0亿元,同比增长37.3%,拉动工业增长5.5个百分点;铝工业完成增加值10.6亿元,同比增长22.6%,拉动工业增长2.6个百分点;钢铁工业完成增加值3.9亿元,同比增长54.0%,拉动工业增长1.7个百分点。以上三个行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34.5%,共拉动工业增长9.8个百分点。同时以信息产品制造、医药工业等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增长成为工业发展一大亮点。电子设备工业完成增加值1.1亿元,同比增长3.1倍;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完成增加值4.1亿元,同比增长23.9%;医药工业完成增加值1.0亿元,同比增长30.5%。

 

  4、县(市)、区工业全面增长。一季度,十四个县(市)、区(含高新技术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生产均呈增长态势,其中增速超过全市平均增速的县(市)、区分别是:巩义市增长26.0%、荥阳市增长27.7%、新密市增长32.2%、新郑市增长31.9%、金水区增长27.5%、经济技术开发区增长65.1%、高新技术开发区增长28.8%。

 

  5、工业经济效益和经济运行质量明显提高。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133.8%,同比提高7.8个百分点,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6.2个百分点;总资产贡献率为11.4%,同比提高0.8个百分点;成本利润率为6.0%,同比提高0.7个百分点;流动资金周转率达1.7/年,同比加快0.1/年;劳动生产率为58183/人,同比增长15.5%;产品销售收入完成133.6亿元,同比增长28.9%;实现利税17.1亿元,同比增长28.4%,其中实现利润7.4亿元,同比增长46.7%。主要盈利行业依然集中在铝、建材、煤炭、电力工业。1-2月份,四个行业实现利润6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81.7%。

 

  (三)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拉动经济增长作用明显

 

  今年以来,全市进一步加快城市化进程,拉大城市框架,优化投资环境,加大投资力度。一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9.8亿元,同比增长65.5%,比去年一季度增速提高44.3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8.6亿元,同比增长94.7%,高于全省增速25.8个百分点。全市城镇投资呈现以下特点:

 

  1、在建规模进一步扩大,大项目有力支撑,各级投资全面铺开。一季度全市施工建设项目261个,同比增加88个,增长50.9%。其中本年新开工项目72个,增长46.9%。在建项目投资总规模438.2亿元,同比增长41.8%;其中新开工项目投资总规模33.2亿元,增长15.8%。全市投资完成额超亿元的大项目有7个,投资总规模113.8亿元,共完成投资14.9亿元,占全市投资额的30.7%,有力地支撑了全市投资的高速增长。同时,各县(市)、区投资积极性高涨,一季度投资增速在一倍以上就有6个县(市)、区。郑东新区施工进度加快,共完成投资3亿元。

 

  2、工业、三产投资亮点纷呈,投资增长迅猛。一季度工业完成投资15.7亿元,同比增长2.9倍。其中制造业完成投资8.7亿元,增长2.5倍;电力工业完成投资6.6亿元,增长5.3倍。第三产业完成投资32.8亿元,同比增长58.3%。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完成投资6.5亿元,增长8.6倍;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完成投资4.1亿元,增长5.7倍。港澳台商企业完成投资3.9亿元,同比增长1.1倍;外商企业完成投资4.3亿元,同比增长2.9倍;国有及国有控股单位和私营个体完成投资同比分别增长56.3%和91.1%。

 

  3、房地产投资持续快速增长。一季度全市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13.1亿元,同比增长55.4%。其中住宅投资11.3亿元,增长49.1%;商业营业用房投资0.7亿元,增长1.7倍。房屋施工面积879.4万平方米,增长57.9%。其中住宅面积793.9万平方米,增长67.7%。

 

  4、资金到位充足。一季度全市在建项目到位资金81.8亿元,同比增长65.9%。其中国内贷款到位18.1亿元,增长1倍,占全部到位资金的22.1%;自筹资金26.5万元,增长3.5倍,占全部到位资金的32.4%。

 

  (四)贸易市场繁荣活跃,市场价格持续上涨

 

  一季度,全市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假日经济带动销售增长效果明显,餐饮业旺势不减,旅游人数增加,外商投资和对外贸易持续增长,市场物价继续上扬。

 

  1、城乡市场持续繁荣,增幅差距有所拉大。一季度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29.4亿元,同比增长13.0%,增幅同比提高1.2个百分点。其中城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88.6亿元,同比增长13.8%,增幅同比提高1.3个百分点;县及县以下的零售额为40.8亿元,同比增长11.1%,增幅同比提高0.8个百分点。城市零售额增幅高出县及县以下2.7个百分点,较上年同期2.2个百分点的差距又增加了0.5个百分点。

 

  2、批零和餐饮企业零售额持续增长,批零企业赢利水平大幅度提高。一季度全市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107.6亿元,同比增长11.5%,增幅同比提高0.3个百分点。全市餐饮业零售额16.9亿元,同比增长25.4%,增幅同比提高7.8个百分点。1-2月,全市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实现商品销售收入净额63.5亿元,同比增长18.9%;商品销售利润为1.9亿元,同比增长46.9%;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总额2401万元,同比增长1.2倍;上缴税金(商品销售税金及附加,管理费中的税金和应缴所得税)3926万元,同比增长28.3%;企业平均费用率为8.1%,同比下降0.4%。

 

  3假日经济带动效应明显,居民生活用品销售普遍增长,消费结构进一步升级。春节黄金周期间,丹尼斯等十大商场的商品销售额达2.02亿元,同比增长28.1%,高出上年春节增幅16.6个百分点,创下春节黄金周以来的销售新高。在商家的各种促销活动的影响下,和居民生活用品息息相关的商品销售增长明显,从限额以上企业零售额分类来看,一季度食品饮料类同比增长37.2%,服装类同比增长23%,化妆品类同比增长24.4%,日用品类同比增长16%,家用电器及音像器材类同比增长31.2%,通讯器材类同比增长23.2%。在改善生活质量的同时,居民消费结构不断升级。一季度限额以上贸易企业的汽车、移动电话、微型计算机零售量同比分别增长84%、80.3%和71.5%,城镇居民的消费热点正在由温饱型向发展型、享受型消费过渡。假日旅游快速增长。春节黄金周期间共接待海内外旅游者106万人次,同比增长17.4%;其中过夜旅游者25万人次,增长25%;一日游81万人次,增长12.5%。旅游总收入6亿元,同比增长20%。

 

  4、对外经济形势喜人,利用外商直接投资迅猛增长,对外贸易中进口增长迅速,出口增速减缓。一季度利用外商直接投资6000万美元,同比增长132.4%。初步统计全市直接进出口总额3.2亿美元,同比增长16.3%。其中直接出口1.9亿美元,同比增长2.1%;直接进口1.34亿美元,同比增长44.1%。

 

  5、居民消费价格持续上扬,一季度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5.0。影响居民消费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是食品类价格同比上涨了11.3%,带动价格总水平上涨3.9个百分点。从八大类指数看,食品类、烟酒与用品、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居住等5类价格上涨;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交通和通讯等3类价格下降。物价上涨具有明显的结构性特征,具体表现为:生产价格中,初级和中间产品价格涨幅高于最终产品;购进价格涨幅高于出厂价格;生产资料价格涨幅高于消费资料价格。居民消费价格水平的上升主要由成本推动,而从初级产品到中间产品、再到最终产品的成本传导过程中,涨价动力存在市场约束的衰减效应。

 

  (五)财政金融运行稳健

 

  一季度,全市地方财政收入完成22.7亿元,同比增长37.1%;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完成20.8亿元,同比增长27.9%。地方财政支出18.2亿元,同比增长35.3%,其中一般预算支出16.4亿元,同比增长23.8%。主要特点:一是主要税种平稳增长。营业税同比增长16.1%,个人所得税同比增长26.8%,企业所得税同比增长6.3%,城市维护建设税同比增长14.4%;二是财政支出倾向明显,基本建设支出同比增长63.1%,企业挖潜改造资金同比增长51.7%。

 

  金融状况稳健,截止三月底,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为2544.2亿元,比年初增加109.9亿元。主要表现:一是居民储蓄存款继续增加,企业存款减少。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1123.6亿元,比年初增加75.1亿元,同比多增1.5亿元。企业存款余额为866.6亿元,比年初下降7.9亿元。二是贷款投放减缓,各项贷款余额为2083.1亿元,比年初增加43.7亿元,同比减少196.4亿元,从投向看工业和基本建设贷款供给相对充沛,比年初分别增加25.717.3亿元。

 

  (六)城乡居民收入不断提高

 

  一季度市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583元,同比增长17.6%;农民人均现金收入1112元,同比增长13.7%。收入增长呈现以下特点:

 

  1、工资性收入仍是城乡居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市区城镇居民人均从工薪中得到的收入(扣除个人所得税、个人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等)为1461元,同比增长14.0%,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56.6%;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446元,同比增长23.9%,占现金总收入的比重为40.1%。

 

  2、转移性和财产性收入大幅增长。一季度,市区城镇居民人均转移性和财产性收入分别为1088元和44元,同比分别增长17.6%和76.9%。农民人均非经常性现金收入为211元,同比增长35.3%。

 

  (七)企业家对经济形势普遍表示乐观

 

  一季度,八大行业企业景气指数分别是:工业140.61,建筑业115.41,交通和邮政业140.42,批发和零售业139.61,房地产业146.34,社会服务业123.53,信息业140.00,住宿和餐饮业132.35。企业景气指数全部处于景气区间,并且企业家们预计二季度企业景气指数更高。这种走势表明了全市经济正在稳定、健康、快速的向前迈进。一季度企业家信心指数保持平稳上升,八大行业除一平两略降外,其余五个行业均有较大提高,表明全市企业家在宏观经济运行环境不断改善、生产总值继续实现较高速度增长的良好形势下,对全市经济走好的信心持续增强,对经济发展态度普遍乐观。

 

  二、当前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物价持续上涨的负面因素不可小觑

 

  2003年至今,能源、原材料、公用事业性收费以及粮油等农副产品持续涨价,今年一季度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5.0,根据去年价格上扬的翘尾因素和今年新的价格上涨因素测算,预计2004年底居民消费价格将上涨4.5%左右(4%-5.5%)。价格的上涨将对经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一是价格上涨将会对农民和低收入群体收入增长产生影响。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导致农业生产投入加大,农业种植效益下降,在畜牧业生产上饲料用粮和仔猪价格上涨,使养殖成本升高,农户养殖的积极性会有所下降,农民增收难度加大。一季度在粮食价格上涨的同时,农民因为惜售等原因,来自农业的现金收入同比下降19.4%,同时因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等因素农民在农业和牧业生产上的支出同比分别增长25.7%和24.1%。食品价格大幅度持续上涨对低收入群体的生活影响较大。一季度城乡居民收入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同比分别增长12%和8.5%。二是基础产品价格的上扬将会逐渐影响到下游产品,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一些行业生产困难,如煤炭价格的上浮使电厂发电用煤十分紧张,水泥、钢材的上涨也会对基建投资产生负效应。因此,控制物价大幅度上涨,应列入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

 

  (二)当前一些宏观调控政策的调整对今后发展可能会产生一定影响

 

  随着中央加大宏观调控力度,银行开始收缩贷款规模,国土部门严格土地审批,国家对一些项目进行限制,可能会对全市经济发展产生一定影响。截至3月底,全市金融机构贷款比年初仅增加43.7亿元,而去年同期增加240.1亿元,银根紧缩将会给对贷款依赖过大的企业发展增加困难。国土部门对各种开发区的清理及对土地审批的严格可能会对当前招商引资和企业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三)消费需求拉动作用仍不明显

 

  在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消费问题备受社会关注。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和外贸出口双双快行,而消费需求增长缓慢的问题始终没有得到很好解决,虽然一季度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增长13%,但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仅增长7.8%,是近年来同期增速较低的一年。影响消费需求快速增长的主要因素有:一是居民未来收入预期仍不稳定,造成城乡居民储蓄存款持续增加,居民消费倾向不明显。二是收入分配差距持续扩大,成为制约消费增长的主要瓶颈。尽管居民收入实现了较快增长,但收入差距却在持续拉大,不仅城乡之间、行业之间、地区之间收入差距在拉大,而且地区、行业、城乡内部的差距也在扩大。同时从不同收入群体消费倾向看,随着收入的提高消费倾向依次下降。拉动一季度消费增长的主要是较高和高收入群体,低收入群体拉动消费增长仍然不足,制约着消费需求的进一步扩大。三是具有较高消费水平的城镇居民消费倾向也有下降趋势,一季度郑州市区城镇居民平均消费倾向为0.621,比上年同期的0.673稍有下降;边际消费倾向为0.324,即平均每增加1元收入有0.324元用于消费支出,由于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和子女教育的压力,居民对生活消费还是很慎重。四是就业和再就业压力加大,进一步降低了收入预期。2003年底全市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8%,比上年增加了0.2个百分点,随着高校扩招、企业改制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和再就业难度将进一步加大。

 

  三、对经济发展的建议

 

  今后一段时期是市场经济持续自主扩张和经济政策相互作用的关键时期。应当充分利用有利时机,解决制约经济增长的瓶颈约束等深层次矛盾和问题。

 

  (一)突出重点,开拓创新,确保全市工业经济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

 

  一是抓好重点工业项目建设。从全省范围看,工业经济发展形势逼人。一季度我市规模以上工业发展虽然持续加速,但和全省21.3%的工业增速相比仍低1.2个百分点,特别是周边城市洛阳、焦作、济源工业增速分别达到31.9%、30.1%和32.8%,均高于我市工业增速10个百分点以上。形势不容懈怠,我市在抓好现有工业企业的同时,必须抓好新建、扩建、改建重点工业项目,保证如期投产,形成新的工业增长点,进而增强中原城市群的龙头地位和全省首位度。

 

  二是认真分析汽车、铝、食品三大优势行业工业生产经营情况,加大对重点企业的服务力度,帮助企业解决好生产经营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促使优势行业快速发展。

 

  三是切实做好亏损大户减亏、扭亏增盈工作。1-2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亏损企业446户,亏损额达2.0亿元,同比增长20.8%,其中亏损在500万元以上的企业亏损额占到32.8%。因此,如何做好亏损大户的减亏、扭亏增盈工作,也是全面提高全市工业经济整体运行质量的重要方面。

 

  (二)围绕增加农民收入,认真抓好农业农村工作

 

  一是抓好当前农业生产和小麦的田间管理。抓住有利时机,及时采取措施,各部门应紧密配合,增强为民服务意识,确保农业用电、用油和农用生产资料的供应以及做好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和气象监测,保证夏粮高产稳产。二是认真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和市委市政府出台的各项政策措施,做好农业税减免、粮食直接补贴和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工作。三是高度重视新形势下的三农问题,尤其是基层政府机构改革如何跟上农业税费改革步伐,同时要加大财政支农力度,增加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进一步提高城镇化水平。

 

  (三)大力推进项目建设,努力保持投资的较快增长

 

  去年投资高增长的惯性作用是支撑一季度投资较快增长的基本因素,今年面临国家宏观调控力度加大的情况,要优化投资结构,重点抓好大项目建设,扩大投资规模,在保持一定建设规模的同时大力提高投资效益,增强投资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对重点项目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应抓紧协调,及时解决,确保正常施工,特别是要继续做好项目谋划与前期工作,防止储备项目不足和大项目断档。另外要加强自身资能力,逐步实现由项目招商为主向环境招商为主的转变,力争利用外资有大的发展,争取在中国河南国际投资洽谈会等各项涉外活动中多发布一批、多谈成一批、多签订一批具有本地特色的项目。

 

  四、对全年经济发展的展望

 

  新的一年,市委市政府出台了求真务实、加快发展的十六条措施,市第八次党代会和即将召开的两会也将对全市发展提出宏伟目标和切实可行的意见,为保证经济长期稳定地增长提供了政策保障。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增长中政策因素一直是重要因素,2004年将会在2003年的基础上发挥更为有效的作用。具体来看:

 

  中央1号文件及市委市政府关于农村工作的文件提出要减免农业税,加大对农村投入,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力度,在无大的自然灾害的情况下,农业生产有望增长,牧业会有较快的发展,将会使农民种养收入和外出打工收入都有所增加。今年积极的财政政策会对经济发展产生一定的推动作用,而且现在投资的增长已不再主要依靠财政资金来支撑,同时随着非公有制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民间投资将逐步增加,投资主体越来越市场化,融资渠道越来越多元化,投资具备高速增长的基础。在消费需求方面,随着居民消费观念的转变和居民收入的提高以及信贷消费日渐普遍,以住宅、汽车、电子通讯等消费为主的新一轮的消费结构升级将会促进消费需求进一步增长。

 

                                             二〇〇四年四月十日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