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询间隔10秒
加快发展郑州市服务业的思考
来源:本站原创  时间:2005-11-22 00:00  

 一、2004年郑州市服务业的发展情况

(一)发展速度加快。据初步核算,2004年,全市服务业完成增加值576.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03年增长14.1%,是1997年以来增长速度最快的一年,分别快于全国8.3%和全省10.2%的平均增长率。

(二)经济总量扩张,对经济的推动力增大。2004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达到576.9亿元,占全市GDP的41.9%,比全国31.8%、全省30%分别高10.1和11.9个百分点;在全国25个重点城市中,郑州市服务业经济总量和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分别位居第18位和第15位;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增大。2004年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40.1%,比2003年的33.5%的贡献率提高了6.6个百分点。

(三)服务业内部结构逐步优化,传统服务业焕发生机,现代服务业迅速成长。郑州市服务业覆盖了全部15个门类中除国际组织外的14个门类和全部46个大类行业中的45个大类行业、178个小类行业。形成了传统行业不断壮大提高,新兴行业迅速崛起,以大流通为主,金融保险为依托,科技信息为先导的新的服务业格局。2004年,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完成增加值150.9亿元,交通运输仓储邮电通信业完成增加值147亿元,金融保险业完成增加值75.2亿元,房地产业完成增加值55.5亿元,与2003年相比分别增长10.1%、23.9%、11.9%和15.4%。四大传统行业增加值达到428.6亿元,占GDP的31.1%,占服务业增加值的74.3%;新兴的、有郑州特色和优势的旅游产业、物流产业、会展产业等涉及多个行业的复合型产业链条变粗拉长。2004年旅游产业增加值达到58亿元,物流产业增加值达到119亿元,会展产业增加值达到44亿元,“三新”产业增加值合计达到221亿元,占GDP的比重由2003年的15.6%提高到16%,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由2003年的35.7%提高到38.3%。正成为全市服务业的新贵和发展的新亮点

(四)成为吸纳城乡就业的主渠道。2001年与1995年相比,在6年净增47.2万社会从业人员中,服务业吸纳就业人数达27.3万,占全市新增就业人数的58%;2004年与2003年相比,在全市新增就业人员10万人中,服务业吸纳就业的重要作用凸现。第一产业减少2.8万人,第二产业减少3.2万人,第三产业增加16万人。

二、郑州市服务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市服务业发展与郑州作为中原城市群经济隆起带龙头城市和建成区域性中心城市目标的要求还不相适应,进一步发展的制约因素还很多,突出表现在:

(一)对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认识还不到位。突出表现在:1、对扩张郑州经济总量、增强综合经济实力要靠二、三产业双轮驱动的认识还不统一,还没有完全从“非此即彼”的片面发展观念中走出来;2、对一、二产业与服务业的关联(支撑与服务)的认识还不到位,一、二、三产业链条错位、脱节的局面还没有彻底改观;3、仅认识到了工业对财政的贡献大,却没有充分认识到发展服务业投资少、见效快、提供就业岗位多,以及发展服务业对展示城市形象,提高城市品位,促进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等重要作用和特殊功能。

(二)对全市服务业发展水平的认识还不全面。只认识到了郑州服务业经过十多年的快速发展,纵向比较,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成为了推动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发展速度快于全国和全省的平均水平。却没有充分认识到与全国省会城市、与周边省会城市相比,我们的服务业的总量还不大,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还不很高。2004年,在全国25个重点城市中郑州市服务业经济总量和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分别位居第18位和第15位,处于中下游水平;在周边省会城市中,经济总量低于武汉市、济南市、石家庄市;占GDP的比重低于武汉市、济南市、太原市和西安市;增长速度也低于近几年全市经济的平均增长率。

(三)服务业的链条不粗不长。从全市服务业的结构看,在横向上,服务业的链条不粗。表现在新兴产业份额小,面向生产的服务体系相对滞后;在纵向上,服务业链条不长。一是缺乏带动能力强、影响范围广、关联程度高、带动其它产业和行业发展的龙头服务企业。二是许多服务业缺乏有效的行业管理和统一的指导与规划,形成服务业之间、服务业和其它产业之间的条块分割、相互脱节。如咨询、信息、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与“三老三新”产业的结合不够等。

三、进一步加快全市服务业发展的重点

根据郑州市服务业的现状、特点及存在的问题,结合郑州的实际,以把郑州市建设成先进制造业基地、现代服务业中心、现代农业示范区为总目标,巩固和壮大传统服务业,强化和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以加快旅游产业、物流产业、会展产业的发展为主线,实现“三老”与“三新”产业的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从区域上看,市区以发展现代服务业为重点,县域以建设小城镇为载体,以围绕 “三农”服务为中心,进一步扩张县域服务业的经济总量,使其占经济总量的比重由目前的不足30%提高到接近40%;从经济成分上看,以扩张非公有制经济服务业为突破口,积极培育和扶持郑州市服务业“航空母舰”和龙头企业,增强郑州服务业发展活力。

四、加快服务业发展的建议

明确了发展的重点,理清了发展的思路,应采取相应措施着力推进。

(一)政策倾斜推进。加快发展服务业,不仅仅是制定个发展目标,开几次会议就可以了,要尽最大限度地创造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良好环境,首先要出台一系列政策进行倾斜,从政策上鼓励和引导,特别是要在税收、收费、工商登记、资金投入、准入制度等方面出台扶持优惠政策;其次要继续改革行政审批制度,企业投资建设属于国家产业政策鼓励和允许类的项目,只要能够自行平衡资金来源、落实建设条件的,均由企业自主决策,自担风险,改审批制为向政府投资主管部门登记备案制;对需要审批的事项,要简化程序,明确时限,增加透明度,实行“一站式”服务;第三要把进一步加快服务业发展的水平与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考核相结合,经济发展环境的好与差,要通过服务业发展的水平来检验、来体现。通过政策引导、通过优化环境,进而广开服务业的发展渠道。

(二)产业结构调整推进。郑州服务业结构优化的重点就是做强传统服务业,优先发展能体现郑州优势和特点的现代服务业。要整合现有的旅游、物流、会展、信息等产业资源,用信息化进行改造和提升、培育和扶持各行业龙头企业,使其产业链条变粗拉长。通过构筑国家级物流中心、国家区域性会展中心、全省旅游服务中心,引领全市服务业实现跳跃式发展。

发展物流业的重心是整合现有资源,紧紧依托机场、铁路和公路枢纽等重要的物流集结点,完善物流设施,高标准、高起点地建设圃田、白庄、编组站和航空港四大物流园区,扶持和培育现代物流龙头企业,着力打造物流配送、仓储运输和公共物流信息三大平台,构建完善而高效的现代物流网络体系,把郑州建成中部地区的物流中心,使物流产业在中原城市群中发挥极强的集聚和带动作用。

发展会展经济的重心要充分发挥郑州的区位、交通、商贸、文化、旅游等优势,进一步加快建设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会展场馆群,特别是要加快郑州国际会展中心的建设,形成与会展宾馆、河南歌舞院等周边标志性建筑相呼应,充满现代气息的会展建筑群;巩固和壮大已有的知名会展名牌,着力打造特色鲜明和独具中原文化内涵的会展名牌,促进会展业与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商贸业、文化和旅游业的优势结合。

发展旅游业的重心要紧紧围绕郑州“双心两翼,一带五线”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产业发展的总体布局进行整合、改造和提升郑州旅游资源,打造郑州旅游名牌;进一步强化郑州旅游的包装宣传,使郑州旅游唱响全国,冲出亚洲,走向世界;以“食、住、行、游、购、娱”旅游需求为主线,增强旅游服务功能,拉长旅游产业链条。

(三)实施重点突破推进。目前,提升郑州市服务业总量,加快服务业发展速度,提高服务业比重的关键在农村。2004年,县域经济服务业占其经济总量的比重不足30%,低于全市41.9 %的平均水平,更低于市区57.8 %的水平,因此,要实施重点突破。突破口要以建设小城镇为载体,以围绕 “三农”服务为中心,为乡镇企业服务为重点,既要送服务到乡村,更要多“筑巢”、多“引凤”进驻乡村,使其占经济总量的比重由目前的不足30%提高到接近40%。

(四)建立督查考核机制推进。统一思想,明确任务,提出发展目标,制定发展规划,打造行业派头兵,筛选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确定主攻方向,把目标分解到单位,把任务落实到人,加强跟踪监测和督查考核,狠抓落实。要运用激励机制,有效地调动各级领导和企业家干事创业,加快发展的积极性。

 

附表1:2004年郑州市服务业内部结构与增长

附表2:全国25个重点城市GDP及三次产业结构与增长

 

 

〇〇五年四月十四日

附表1

2004年郑州市服务业内部结构与增长

                                       计量单位:亿元

 

2003

2004

绝对量

增长%

构成%

绝对量

增长%

构成%

服务业

地质勘查业、水利管理业

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

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

金融保险业

房地产业

社会服务业

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事业

教育、文艺及广播电影电视业

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

国家机关政党机关和社会团体

其他行业

481.5

3.8

115.5

128.8

57.5

47.3

35.4

12.8

39.1

7.8

32.0

1.6

10.7

7.6

9.0

10.0

12.8

23.5

10.2

6.3

7.0

6.7

7.6

6.8

100.0

0.7

24.0

26.7

11.9

9.8

7.4

2.7

8.1

1.6

6.6

0.3

576.9

4.3

147.0

150.9

75.2

55.5

40.2

13.6

44.2

8.8

35.5

1.8

14.1

9.1

23.9

10.1

11.9

15.4

10.8

7.5

10.5

6.6

9.5

5.3

100.0

0.7

25.4

26.2

13.0

9.6

7.0

2.4

7.7

1.5

6.2

0.3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