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询间隔10秒
上半年全市宏观经济运行特点及全年展望
来源:本站原创  时间:2005-11-25 00:00  

上半年,郑州市宏观经济保持了既快又好的发展态势。经济增长率在快速平台上持续稳定发展,宏观经济运行质量进一步提高。良好的开端,为实现全年国民经济上台阶和全面超额完成“十五”计划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上半年经济运行的特点

(一)经济增长率在快速增长的平台上稳步发展。初步核算结果显示,上半年,全市生产总值实现797.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16.5%,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也高于上年同期15.1%的经济增长率1.4个百分点,是1996年以来经济增长率最快的上半年;分季度来看,经济增长率呈加快之势,第一季度增长16.4%,第二季度增长16.6%。

(二)宏观经济运行质量进一步提高。从宏观效益来看,财政收入的增长率快于经济增长率。上半年,全市地方财政收入完成71.5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名义增长率(现价增长速度)为32.4%,实际增长率(剔除价格因素)为22.6%左右,分别高于全市经济增长率15.9个百分点和6.1个百分点;地方财政收入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9.0%,与上年相比提高0.6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531元,增长16.8%,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2719元,增长17.9%。

(三)消费、投资、出口“三驾马车”齐头并进。上半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完成315.2亿元,同比增长14.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26.9亿元,同比增长39.1%,其中城镇投资完成241.6亿元,同比增长40.5%;直接出口(含省直)66546万美元,增长40.7%。消费、投资、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46.1%、52%、1.9%。国内需求仍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

(四)经济结构在调整中优化。从产业结构来看,第二产业所占比重进一步扩张。上半年,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8.9亿元,增长5.0%,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436.5亿元,增长22.0%,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32.2亿元,增长11.9%。三次产业增加值在GDP中的结构为3.6:54.7:41.6,与2004年的三次产业结构4.6:53.6:41.9相比,一、三产业所占比重收缩,第二产业所占比重进一步扩张;从所有制经济结构来看,非公有制经济成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上半年,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完成增加值403亿元,占GDP的比重由上年度的50 %提高到50.5%。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22.7%,比全市平均经济增长率高6.2个百分点,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5.85%,在全市16.5%的经济增长率中有10.87个百分点是非公有制经济贡献的;从区域经济来看,县域经济增长快、贡献率大。上半年,县域经济完成GDP432.8亿元,同比增长21.1%,快于全市平均经济增长率4.6个百分点,比市区平均经济增长率高9.7个百分点,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7.37%,拉动全市经济增长率11.12个百分点。

(五)微观经济活力进一步增强。二季度企业生产景气指数为130.09,同比提高10.46点;企业家信心指数132.4,同比提高10.47点,企业生产景气指数和企业家信心指数双双再创新高。

二、进一步加快发展的有利条件和机遇

展望下半年,我们认为上半年郑州经济呈现出的生产快速增长、质量显著提高、居民收入进一步增加的显著特征将得以延续,其快速健康发展有以下四个有利条件和机遇:1、上半年的良好开端为全年全市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以上五个方面看,我们有充分的理由判断,当前我市经济形势总体上表现良好,去年以来呈现出的生产快速增长、质量显著提高、居民收入进一步增加的显著特征得以延续,并呈显出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进一步加快之态势;2、中央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大战略的加快实施,为郑州加快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也必将推动郑州更快发展;3、省委、省政府对郑州的发展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特别是徐光春书记专门出席郑州市上半年工作汇报会以及重要讲话精神的全面贯彻实施,必将进一步激发全市干部群众思发展、谋发展的热情和干劲,并产生巨大的推动力;4、市委召开的郑州市上半年工作汇报会以及王文超市长做的《开拓创新、加快发展,努力完成全年各项工作任务》的报告,为全面和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理清了思路,指明了方向,明确了重点,提出了目标。全市各行各业、各县(市)区、各部门必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结合实际,采取措施,加快发展。

三、进一步加快发展的措施

(一)继续保持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持续拉动作用。目前,我市经济增长仍然是投资拉动型。2004年我市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8%,今年上半年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2%,这表明,投资是拉动郑州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因此,保持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是保持我市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关键。上半年郑州市的投资增长率还低于全省的平均增长速度,要引起高度重视,适度的投资规模和较高的增速对郑州经济发展是十分必要的。特别是中共郑州市第八次党代会确定的今后五年工作指导思想中明确提出把郑州市建设成先进制造业基地、现代服务业中心、现代农业示范区。要实现此奋斗目标都需要大量的投入,不论是从这种需要看,还是与同等规模的城市相比,我市的投资规模都不大,而且远远不够。当前,要在继续优化环境,加大投资的同时,注重调整和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益,特别是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有重大带动作用的大中型项目建设要保护好、引导好、发挥好,加大投资力度,加快建设进度,继续保持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持续拉动作用。要按照中央政策的导向,结合郑州的实际和特点,继续作好项目准备,筛选好项目,准备好项目,抓好投融资体制改革深化和项目管理工作,广开融资渠道,更多地吸引民间资金、社会资金和市外资金投向重点项目,确保投资增长的后劲。

(二)提高最终消费率,促进经济良性增长。扩大内需和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以保证国民经济的适度快速增长,已成为全党全国各界的共识。但从长期来看,只有启动消费需求才能真正最终启动内需,实现国民经济的良性增长。从近几年来扩大内需的实践经验来看,仅仅依靠扩大投资需求还不足以有效拉动宏观经济增长,而必须实行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的双向启动(近几年来,虽然最终消费在拉动经济增长中出现了逐渐钝化现象,但由于郑州经济的外向度偏低,最终消费仍与投资需求共同构成拉动经济增长主导力量。)。当前,国家对房地产调控力度加大,金融政策收紧和土地、环保政策约束从严,对我市项目的建设已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要继续保持经济的快速增长,扩大消费,提高最终消费率是必然的选择。当前,要扩大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重点要提高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进一步增强城乡居民特别是农民和城市低收入层的消费能力。郑州城乡居民收入水平还比较低,城乡居民之间收入的差异还比较大。2004年,郑州市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15024元,还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与沿海城市和副省级城市相比差距更大;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为1.925:1,到2004年,城乡居民收入比扩大到2.24:1;城乡居民收入的差额由八十年代初期的258元扩大到2004年的5181元。因此,增加收入,大幅度提高城乡居民的购买力任重道远。在农村,以农业产业化经营为突破口,深化农业经营体制改革和结构调整,着力培植和壮大农村龙头企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要以加快工业化进程为载体,加快农村小城镇建设,强力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全面提高全市城镇化水平和质量,进而大幅度增加农民收入;同时下大力气清理不合理收费,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在城镇,各级政府要倍加关注消费欲望特别强的低收入层,要积极扩大就业再就业渠道,加强对下岗工人的职业培训,拓宽收入渠道,较大幅度地提高其收入水平;增加行政、事业单位的工资收入,带动企业职工收入的全面上升;另一方面,在目前短期内难于大幅度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的情况下,适当扩大集团特别是政府消费也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一个有效途径。

(三)坚定不移地拉长工业短腿,着力提高工业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上半年,全市工业增加值增长21.2%,高于全市GDP的增长率4.7个百分点,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5.5%,远高于其占GDP46%的比重。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无论是提升郑州经济总量,增强郑州综合经济实力,还是加快城市化进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拉长郑州工业短腿,壮大郑州工业经济是一项长期发展战略,需要坚定不移坚持的。目前,要加大郑州工业结构调整的力度,着力调整和优化产业、产品结构,提高技术含量。对有市场、有效益的产业和企业以及要加强的薄弱环节要给予支持和扶持,要深化改革,加快企业改组改制步伐,在治本上下工夫,练好内功,增强企业活力和竞争力,全面提高工业经济的运行质量和效益。

(四)进一步加快服务业的发展。加快郑州市服务业发展,把郑州打造成现代服务业中心,不仅是贯彻省委、省政府“建设大郑州,构筑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经济隆起带”战略决策的重大举措。近年来,全市第三产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服务业经济总量不断扩张,对经济的推动力日趋增大。上半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达到332.2亿元,占全市GDP的41.6%,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3.4%。服务业在全市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提升郑州经济总量,要从“非此即彼”的片面发展观念中走出来,加快经济增长要靠二、三产业双轮驱动。目前,要进一步加快服务业发展。重点之一就是在稳定传统服务业的基础上,优先发展能体现郑州优势和特点的现代服务业,要整合现有的旅游、物流、会展、信息等产业,用信息化进行改造和提升、培育和扶持各行业龙头企业,使其产业链条变粗拉长;重点之二就是提升农村服务业总量。2004年,县域经济服务业占其经济总量的比重仅占33%,低于全市41.9%的平均水平,更低于市区67%的水平,因此,要实施重点突破。突破口要以建设小城镇为载体,以围绕“三农”服务为中心,为乡镇企业服务为重点,既要送服务到乡村,更要多“筑巢”、多“引凤”住乡村。

(五)加强宏观监测和调控,保持经济良好的发展势头。2005年是“十五”计划的最后一年,也是“十一五”计划的基期年,承上启下。因此,2005年的发展极为重要,倍加关注。金融部门应继续以支持经济发展为主题,积极调整结构,保持信贷增量投放的持续性和稳定性,用好用足信贷政策,注意保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有市场、有效益的企业对资金的正常需求;各级党委、政府以及综合经济部门要密切关注经济走向及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中一些不确定因素对我市经济运行的影响,尤其是在国家加强宏观调控的大背景下,对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变化,要保持清醒的认识,认真研究制定积极有效的措施,实事求是地妥善解决经济运行中的问题,加强经济运行监测分析和预警预测,防止经济运行大起大落,把各方面加快发展的积极性保护好、引导好、发挥好;同时,建立督查考核机制,统一思想,明确任务,提出目标,确定主攻方向,把目标分解到单位,把任务落实到人,加强跟踪监测和督查考核,狠抓落实,运用激励机制,有效地调动各级领导和企业家干事创业,加快发展的积极性,努力实现经济更快更好的发展。

三、全年全市经济增长预计

只要我们牢牢抓住今年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和机遇,采取有效措施,狠抓落实,展望全年,我们认为2005年郑州经济将是一个快速健康发展之年,初步预计,全年全市GDP总量将再上一个台阶,突破1500亿元达到1700亿元左右,增长率达到16%以上。

 

注:2005年上半年核算数据均为初步核算数。

 

 

〇〇五年七月十九日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