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询间隔10秒
2005年郑州市消费品市场分析及2006年展望
来源:本站原创  时间:2006-03-21 00:00  

 

2005年是“十五”的最后一年,也是郑州市消费市场实现持续快速发展的一年。在国家一系列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宏观调控政策的持续作用下,全年消费总量突破了700亿元,达到706.7亿元,,消费品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新型零售业态蓬勃发展,消费热点不断显现,消费结构升级明显加快,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保持了14.5%的两位数快速稳定增长趋势,占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1 %。 

一、消费品市场基本情况

1.从销售地域看,2005年市城市市场实现消费品零售额493.1亿元,同比增长15.2 %;县及县以下农村实现消费品零售额213.6 亿元,同比增长12.9%。
    2.从销售行业看,2005年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零售额583.8亿元 ,同比增长13.2%,餐饮业实现零售额109.2亿元,同比增长22.7 %,其他行业零售额同比增长11.2%。
 

    3.与全国、全省比较,2005年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为12.9%、全省增幅为14.3%,郑州市增幅为14.5%。郑州市分别高于全国、全省增幅1.6个和0.2个百分点。
    4.在全国35个重点城市中,2005年郑州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706.7亿元,增长14.5%,总量居18位,与上年位次相同;增速后退8位居第16位,排前三位的是上海市2973亿元、北京市2902.8亿元、广州市1898.7亿元。和周边6省会城市相比,郑州市的零售总量低于武汉市(1098亿元)、济南市(807.9亿元)位居第3位;增速仅高于武汉市(14.4%)居第6位。
      二、2005年郑州市消费品市场运行的主要特点

1.餐饮业蓬勃发展,成为消费市场新亮点。
      2005年,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的转变,在外就餐明显增加,而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假日经济更是带来了餐饮业的兴旺和繁荣。不仅餐饮档次逐步提高,而且种类多、菜系全,各种快餐、小吃也丰富多彩,花样繁多。不同消费档次的适应居民需求的餐饮业格局,有力地推动了我市餐饮业的快速发展。全市餐饮业全年累计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09.2亿元,比上年增长了22.7%,超过全市零售额平均增长水平8.2个百分点,占全市零售额总量的份额达15.4%,比2004年提高1个百分点,成为全市消费品市场的一大亮点。

2.城乡市场共同发展,城市消费的主体作用充分显现。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特别是建设大郑州步伐的加快,郑州作为区域性中心城市的框架在不断拉大,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和农民相比,城市居民收入水平相对较高,城市作为消费品市场的主体作用在2005年更得到了充分的显现。2005年,我市城市市场实现消费品零售额493.1亿元,比上年增长15.2%,高于零售额平均增长水平0.7个百分点,占全部零售总额的份额达到了69.8%。

随着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强,农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消费环境的不断改善,农民消费观念的更新,我市农村消费品市场与城市一同呈现出较快的发展态势。2005年我市县及县以下市场实现消费品零售额213.6亿元,比上年增长12.9%,城乡市场基本实现均衡协调发展。

3.零售业态多元化发展,零售市场格局发生显著变化。

2005年,我市零售业呈现多元化、多形态发展,消费品零售市场格局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目前已经形成了一个内资、外资并存,以集团化发展的优势企业和大型连锁超市为主体的新的零售市场格局。

一是新引进包括家乐福、麦德隆项目在内的外资商业零售企业4 家。二是骨干企业拉动作用明显,区域性商贸中心的辐射力进一步增强。2005年我市前二十名的零售企业年实现销售额87.8 亿元,增长20.3 %,户均销售额达 4.39 亿元,比上年增加0.74亿元,其中郑州丹尼斯百货有限公司全年实现销售额11.9亿元,同比增长14.5%,在全市零售业中继续位居首位。三是以连锁业为代表的新型业态发展态势良好,连锁、超市、便利店、专卖专业店、电子商务等现代营销方式给郑州消费品市场注入了活力,郑州零售业发展已步入了一个更高的层次。2005年我市限额以上连锁零售企业实现销售额达到21.9亿元,占批零贸易企业消费品零售额的比重为8.6%。

4.以汽车、住宅为主的消费热点已初步形成。

    2005年,我市居民在居住、交通、通讯、教育文化娱乐等方面支出不断增加,以汽车、住宅等为主的消费热点已经形成。消费升级对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拉动作用,为经济增长提供巨大空间。据对全市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统计,2005年全市汽车类实现零售额,比上年增长26.8%,汽车已由生产资料变成生活消费品,成为我市居民的消费热点,而汽车消费也成为郑州市2005年主导型消费热点。

5.个体经济发展迅速,所占市场份额不断提高。     

2005年,随着郑州商业体制改制的不断深入以及政策上对个私经济的大力支持,个体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所占零售市场份额也逐年提高,全市个体零售额所占比重为61.8%,比企业零售额所占比重高30.5个百分点,成为拉动2005年全市零售额增长的主力之一。
  
 三、消费品市场较快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是国家、省、市扩大内需开拓城乡市场的政策和措施,对消费增长发挥了重要推动作用。  二是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社会保障措施逐步完善,消费能力不断增强。2005年我市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0640元,比上年增长13.6%;农村居民纯收入4774 元,比上年增长14.1%。 三是内外资大型商业零售企业的不断进驻,新型业态零售企业的不断发展,商业网点布局的不断优化,企业促销力度的加大,为居民消费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便利条件,推动了消费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四是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餐饮业得到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五是旅游经济有效拉动了消费。2005年的旅游市场的比往年更为火热,共接待国内外游客人数1366万人次,增长52.1%,旅游市场的火爆带动了餐饮、住宿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六是外地消费者人数上升,消费比重提高。丹尼斯百货、金博大、国美、苏宁电器、八方电器已成为周边城市消费者的购物首选之地,我市商贸业在区域经济中的突出地位,也使郑州作为区域中心的地位越来越突出。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1.居民储蓄快速增加,限制了居民的即期消费。2005年虽然我市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增长较快,但受到住房、教育、养老、医疗等预期支出加大的影响,人们仍然会将一定比例的收入存入银行备用。2005年末全市城乡居民储蓄余额达到1436.1亿元,比去年增长18.6%,人均储蓄额达到20057.3元。
   
2.鼓励消费的政策法规仍不完善 。
    近年来虽然消费品市场快速发展,消费规模不断扩大,但在消费政策、法律、法规缺陷或缺位现象仍十分严重,导致部分管理工作无法律依据,直接影响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
    3.消费环境有待完善。市场依然存在着商业欺诈、信息不对称、产品不对销、服务不到位等消费不利环境,降低了人们的消费欲望,制约了潜在购买力向现实购买力的转化。

4.农村市场体系建设依然滞后 。

农村市场建设速度较慢,直接影响了农村居民的消费质量。和城市相比,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较低,也直接影响了农村市场的消费规模。2005年,我市农村市场消费所占比重仅为30.2%,而城市市场消费所占比重为69.8%,农村市场和城市市场的消费增幅差距为2.3个百分点。同时农村市场经营秩序较乱,大部分集贸市场建筑简陋,缺乏监管,交易手段落后,缺乏贮藏保鲜设施和农产品质量检测设施,农产品批发市场仍以传统的现货、对手交易为主,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农村市场,影响了农村居民的消费质量。

五、2006年消费品市场发展趋势

2006年是“十一五”的开局之年,国家继续把扩大内需作为经济发展的基本立足点和长期战略。我市消费品市场也将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流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消费结构不断升级,内外资商业企业、连锁企业在我市得到较快的发展,本地企业也会下大力气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能力,消费品市场规模将继续扩大,郑州市商贸流通的区域性中心城市的作用也将充分体现。
    从消费品市场运行的国内经济环境来看,2006年国民经济仍将保持稳定快速的发展趋势,同时扩大内需的各项政策也将加大实施。从收入政策上看,2006年在收入政策上向中低收入者倾斜,个人所得税工薪所得减除费用标准由800元提高到1600元,由此将带动城市工薪阶层收入水平的提高,有利于挖掘中等收入群体的消费潜力。消费环境的不断改善,稳定和提高了消费者信心。此外,随着我市不断推进工业化建设、加快城市化建设、扩大就业和再就业,城市居民收入将进一步增加,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加大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政策支持,农民的切身利益将得到更好的保护,农民增收形势看好。城乡居民整体收入的增加将为2006年消费品市场稳定增长提供重要基础。

预计2006年我市消费品市场将继续保持稳定快速增长的势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将再上一个新台阶,超过800亿元。

 

 

二○○六年三月十七日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