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询间隔10秒
从经济普查结果看郑州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来源:本站原创  时间:2006-07-10 00:00  

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全球新技术革命迅猛发展,国家间、企业间的科技竞争日益激烈,科学技术已越来越成为决定各国综合国力和综合竞争力强弱的最关键因素。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下,如何推动企业实施技术创新和加快新技术成果的产业化,不断增强自身科技和创新能力,推进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已经成为各级政府关注的重大课题。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必须增加R&D活动(R&D活动是研究与试验发展活动的简称,指为增加知识总量,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去创造新的应用而进行的系统的、创造性的工作。)投入。R&D活动是整个科技活动的基础和核心,R&D投入是反映一个国家和地区科技实力的重要指标,又是提高国家和地区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基础,研究开发费用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R&D/GDP),是国际通用的反映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方式和评价科技实力或企业竞争力的核心指标。企业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自主创新能力的培育和发展。2004年经济普查结果显示,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和国家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不断推进,郑州市工业企业自主创新活动取得积极进展,研发经费较快增长,产出水平不断提高。但从整体上看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还处于较低水平,依靠自主创新实现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还任重道远。

一、郑州市工业企业自主创新活动取得积极进展

普查结果显示,2004年,郑州市开展R&D活动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139个,占有科技活动单位的56.0%,全年从事R&D活动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技人员6464人年,其中科学家和工程师 5321人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经费内部支出为7.11亿元,比“十五”期初的3.99亿元增长78.0%,年人均R&D经费支出7.63万元。研究发展经费内部支出占当年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的50.2%,比“十五”期初年的41.8%提高了8.4个百分点。

从企业规模上看,开展R&D活动的大中型工业企业有55个,占有科技活动单位的61.3%,全年从事R&D活动的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人员5294人年,其中科学家和工程师4476人年;全市大中型工业企业R&D经费内部支出为6.11亿元,比“十五”期初的3.47亿元增长76.0%,年人均R&D经费支出8.27万元。研究发展经费内部支出占当年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的51.5%

从研究发展经费内部支出占当年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的比重上升可以看出,郑州市工业企业自主创新活动取得了积极进展并且集中反映在大中型工业企业。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1、郑州市工业企业R&D经费投入逐年增加,大中型工业企业的带动作用明显。

从新世纪以来,郑州市工业R&D活动经费投入总量逐年增加,2004年的投入达7.11亿元,较“十五”期初年的3.99亿元提高了78.2%,年均增19.6%(未考虑物价因素)。200489家有科技活动的大中型工业企业在科技活动经费投入中,代表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研究与试验发展(R&D)活动经费内部支出为6.11亿元,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85.9%。由此看出,大中型工业企业的带动作用明显。工业企业R&D投入份额的不断增加,反映出企业自主创新投入主体地位的逐步确立和不断巩固,大中型工业企业已成为郑州市技术创新的主体。

2、企业自主创新意识有所增强,以市场为导向的自主创新格局初步形成。

科技项目是企业开展创新活动的最基本形式。普查结果显示,郑州市工业企业自主创新活动趋于活跃,规模不断扩大。据统计,2004年郑州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当年在研和已经完成的科技项目共计872项,其中自主创新科技项目516项,占59.2%;科技项目平均经费投入达99.8万元,是“十五”期初的1.45倍。从项目结构上看,2004年的全部科技项目中,以开拓和占领市场为主要目标的新产品研发项目有616项,占70.6%,较“十五”期初的61%有了进一步的提高,这一结构变化反映出市场对企业自主创新的导向作用进一步明确,也反映出企业在创新产品主导思想上的变化,郑州市企业的科技活动已形成了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的企业自主创新格局。

3、企业科技活动经费筹集额进一步扩大,筹集渠道进一步多样化。

科技经费是企业科技活动的有力保障。随着企业实力的增强,企业科技活动经费筹集进一步扩大,2004年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活动经费筹集总额16.70亿元,比“十五”期初增长45.0%。其中企业资金为146034万,金融机构贷款为14928万元,政府资金为4660万元,其他资金为1371万元。从科技经费筹集结构看,主要经费来源渠道为企业资金和金融机构贷款,占筹资比重为87.4%8.9%,分别比“十五”期初增涨了1.60.4个百分点。在筹资结构上,已基本形成以企业自筹为主、多渠道筹资的科技经费投入体系,企业科技资金的来源进一步多样化。 

4、企业自主创新条件不断改善,创新政策环境趋于宽松。

企业办科技机构是企业发挥科技资源优势、实现持续有效地开展自主创新活动的组织保障。普查结果显示,2004年郑州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办科技机构达到206个,比“十五”期初增加了65个;企业办科技机构有科技活动人员6641万人;科技机构平均科研经费支出265.5万元。企业办科技机构数量不断增多、科研实力进一步增强,为企业自主创新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随着各级技术创新政策的完善和落实,企业技术创新环境有所改善,企业在技术创新活动中得到了较多优惠政策的扶持。2004年,郑州市工业企业享受各级政府对技术开发的减免税共计4123万元,开展科技活动的企业平均减免16.6万元。

5、企业自主创新产出水平有所提高。

实现产品创新和技术工艺创新是企业开展自主创新活动的主要目标。普查结果显示,“十五”以来,郑州市工业企业产品创新和技术工艺创新水平有所提高,自主创新产出能力不断增强。从新产品生产情况看,2004年郑州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新产品产值110.1亿元,是“十五”期初的3.25倍,新产品产值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7.1%;全年实现新产品销售收入105.5亿元,是“十五”期初的3.34倍,新产品销售收入占全部工业的7.0%。从专利申请和拥有情况看,2004年郑州市工业企业申请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发明专利共计91件,占专利申请总量的24.5%2004年末,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拥有发明专利200件,是“十五”期初年的2倍,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不断提高,带来的经济效益成效显著。

二、郑州市工业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存在问题的主要表现

1.投入强度仍然偏低、研发水平不高。

2004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筹集科技活动经费16.7亿元,科技活动经费总支出15.03亿元,占当年产品销售入的比重仅有1.19%2004年大中型工业企业新产品开发支出和R&D经费支出占产品销售收入的比重均不到1%,投入强度的偏低使得企业自主研究能力和新产品开发能力不足。

2004年企业用于自主创新的R&D活动的经费投入为7.11亿元,占总投入47.24%,表明郑州市企业科技投入水平不高,有50%以上的投入用在了成熟技术的转化和应用。这是一个不好的发展势头。因为R&D活动是科技活动的核心,按照国际惯例,普遍认为只有R&D投入强度(指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与销售收入之比)达到5%以上的企业才具有足够的市场竞争力。低水平的R&D投入强度,导致郑州市多数工业企业无力进行核心技术和前瞻性技术的战略研究,技术创新活动普遍维持在对一些低端技术的研发上。

2.科技人才仍显不足。

普查结果显示,2004年大中型工业企业具有高中级技术职称和本科以上学历的科技活动人员共计7227人,只占科技人员总量的48.4%R&D人员7385人,占49.5%,也不到企业科技人员的一半;在企业专职科技人员中,具有硕士学历的人员268人,不到5%,具有博士学历的人员仅占1.1%,反映出企业科技队伍的水平亟待提高。 

3.人力资源的配置不尽合理。

通常情况下,人力资源的配置在大型企业相对要合理规范一些,但普查资料显示,郑州市大中型工业企业人力资源的配置也不尽合理。2004年参加项目的科技活动人员占到科技活动人员的57.9%而科技机构得到的人力投入仅占企业科技活动人员的32.4%,不足三分之一,反映出企业科研一线的力量偏弱。企业办科技机构是企业有组织地开展科技活动的专门机构。近年来,随着企业科技资源整合力度的加大,尤其是国营和大型企业办科技机构数量有减少的趋势,但是随着企业实力的整体提高,企业产品技术开发的力度在不断的加强,合理的配置企业人力资源,切实增加对科技机构人、财、物的投入,改善企业科研条件,增强企业技术创新的实力将会给企业带来更大的收益。

4、产学研结合仍待加强。

发挥郑州省会城市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众多的科研优势,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是促进技术和经济相结合、提高郑州市企业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2004年,郑州市工业企业向外单位支付的R&D经费共计5018.5万元,是2000年的2.03倍;外部支出和内部支出之比仅为0.071,高于“十五”期初的0.031。表明郑州市工业企业利用外部科技资源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意识有所提高,但总体规模依然偏小,与科研院所和高校等的创新资源结合尚不紧密,产学研合作需进一步加强。

三、加快企业技术创新步伐,增强企业竞争能力的几点建议

    胡锦涛同志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指出,要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使企业真正成为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全面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技术创新可以说是企业腾飞的翅膀,郑州要加快技术尝新的步伐,增强竞争力,应从多方面努力:

     1、提高企业自主创新意识和动力。企业需要增强创新主体意识,加强创新能力建设,强化创新激励机制,培育企业创新文化,整合利用外部技术资源。对企业而言,创新不仅意味着大量投入,而且要承受巨大风险。各级政府要加强创新制度建设和营造良好的财税、金融政策环境,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有效的制度基础和激励机制,以此来激发企业自主创新的积极性。

     2、注重先进技术的引进和消化、吸收、创新相结合,提高企业自我创新能力。

从短期看,技术引进能够有效解决企业发展中技术不足带来的问题;但从长远来看,核心技术掌握在他人手中,使企业的生产只能局限于产品的组装、加工,大部分利润被国外企业所控制,最终影响企业的生命。企业要做到从体制机制入手,克服以往“重引进、轻消化、轻吸收”的现象,充分利用国外先进技术资源,依托重大工程项目,培育自主创新能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

     3、认真做好鼓励企业自主创新政策的落实。政策能否起到应有的效能,关键看落实,使各项政策真正落到实处。要开展对政策执行情况的检查督导,解决政策执行过程中发生的各种问题,使各项政策发挥应有的作用。当前全国正在掀起自主创新的高潮,许多地方政府也把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作为重要的发展战略,我们必须抓住机遇,大力提升郑州市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全市社会经济的发展。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