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询间隔10秒
“十五”时期郑州市就业保持持续稳步增长
来源:本站原创  时间:2006-08-05 00:00  

  “十五”时期,在市委和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各级和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扩大就业的各项方针政策,全市就业总量保持持续稳步增长,就业结构得到进一步调整,就业人员受教育程度有所提高,登记失业率略有上升。“十一五”期间,全市就业压力仍会比较大。我们必须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积极的就业政策,以实现就业和社会经济的全面协调发展。

          一、全市就业人员持续稳步增长

  2005年末,全市就业人员为407.94万人,比2000年末增加51.54万人,平均每年增加10.3万人。这除了各地区和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有关政策,千方百计地采取各种措施扩大就业外,主要得益于“十五”时期全市国民经济保持了比较快的增长,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13.6%。“十五”时期就业人员增加量高少于“九五”时期。“十五”时期就业人员比“九五”时期多增加5万人,年平均多增加1万人。

  二、城镇就业人员明显增加,乡村就业人员减少

  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城镇吸纳就业人员的能力不断增强,“十五”时期全市城镇就业人员保持了较快的增长。2005年末,全市城镇就业人员达153.38 万人,比2000年末增加了40.68万人,年均增加8.14万人。伴随着城镇就业人员快速增长的同时,乡村的剩余劳动力持续向城镇的转移,乡村就业人员增幅趋缓。2005年末,全市乡村就业人员254.56万人,与2000年末的243.7万人相比,仅增加了10.86万人,年均增加2.17万人。

  三、第三产业就业比重继续提高,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下降

  “十五”时期,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全市就业在产业中的分布也发生了变化。随着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农业劳动力不断向二、三产业转移,导致了第一产业就业人员比重的下降。截止到2005年末,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为31.53%,与2000年末相比,回落了10.3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就业比重为30%,与2000年相比上升了3个百分点。因受国有企业改制的影响,全市第二产业就业比重在“十五”后期出现了回落,2003年末,第二产业就业比重为32.58%,到2005年回落到了30%。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促进了第三产业就业人员比重的明显上升。2005年第三产业就业人员比重达到38.47%,比2000年提高了7.37个百分点。

  四、非公有制经济吸纳就业大幅增加

  “十五”时期,随着非公有制经济的快速发展,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吸纳的就业人员出现了大幅增加。2005年城镇非公有制经济从业人员占城镇从业人员的份额达到了60.3%,比2000年的31.95%提高了28.35个百分点。“十五”时期,非公有制经济从业人员年均增加11.5万人,已经超过了同期全部就业人员的增加量。

  五、男性就业比重高于女性,就业人员平均年龄有所提高

  全部就业人员中男性比重仍高于女性,2005年末全市城镇单位从业人员中男性就业人员达59.71万人,所占比重为63.78%;女性就业人员达33.9万人,所占比重为36.22%;男性就业比重比女性高27.56个百分点。而2000年,男性就业比重比女性高22.56个百分点。

  六、登记失业率略有上升

  “十五”期间,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企业下岗人员的增加,以及失业保险制度的不断完善,城镇登记失业率出现了上升趋势。2005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由2000年末的2.0%上升到3.0%,五年时间上升了1个百分点。

  “十一五”时期,全市就业仍将面临着相当尖锐的矛盾和不小的困难,就业压力仍还会比较大。只要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落实好积极的就业政策,努力处理好劳动力供求总量和就业结构的关系,解决好城镇就业压力加大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加快的矛盾,协调好新增加劳动力就业和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的问题,就一定能够实现扩大就业的目标,保持就业和社会经济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