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询间隔10秒
快速发展的郑州市县域经济
来源:本站原创  时间:2007-10-11 00:00  

  县域经济是在县级行政区划(包括县级市)范围内,以县城为中心、以乡镇为纽带、以农村为腹地、以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乡镇企业为重点,城乡一体、工农并进、由各种经济成分和不同产业构成的区域经济。

  县域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具有基础性地位,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对于繁荣农村经济,推动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郑州市所辖六县(市)为中牟县、巩义市、荥阳市、新密市、新郑市、登封市。党的“十六大”以来,郑州市委、市政府把进一步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摆在突出的位置,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加以强力推进,全市县域经济发展呈现出又好又快的发展态势,强有力地促进了全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一、县域经济总量迅猛扩张,在全市地位及作用愈显重要

  2006年,郑州市县域经济总量达到1115.8亿元,比2002年增加647.2亿元,年均递增117.2亿元;占全市经济总量的比重为55.4 %,比2002年提高4.1个百分点;对郑州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9.5%,比2002年提高11.3个百分点。2007年上半年六县(市)完成GDP 617.4亿元,占全市GDP56.9%,对郑州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1.1%。县域工业已成为全市工业经济的主体。2006年县域工业增加值达到 707.8亿元,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75%,比2002年提高3.2个百分点。县域经济已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成为区域经济中非常重要和极其活跃的组成部分。

  二、县域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发展的后劲进一步增强

  2003-2006年,全市经济年平均增长率为15.5%,县域经济年平均增长率高达16.4%,高于全市年平均增长率0.9个百分点。2007年上半年全市经济增长率为15.7%,县域经济增长率为17.4%,县域经济增长明显快于城区、快于全市。县域经济增速由2003年的15.4 %提高到2006年的17.6 %,郑州市县域经济发展的后劲进一步增强。六县(市)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由2002年的 0.4亿美元增加到2006年的 1.8 亿美元,年均增长15.8%;县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由2002年的125.9亿元增加到2006年的567.4亿元,年均增长30.8%。今年上半年县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又增长70.3%,强力拉动了县域经济的快速增长。与此同时,消费拉动和出口拉动的能力也大幅增强,2006年县域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已达503.8亿元,比2002年增加250.5亿元,年均增长18.8%;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达310亿元,比2002年增加118.8亿元,年均增长12.8%;出口总额为3亿美元,比2002年增加2.5亿美元,年均增长56.5%

  三、县域经济的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经济运行质量进一步提高

  表现在:一是县域经济的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2002年三次产业结构为8.261.3 30.52006年调整到 6.1 67.1 26.8 2006年与2002年相比,非农产业比重进一步提高。2006年第二、三产业比重达到93.9%,比2002年提高2.1个百分点。工业化进程加快。2006年县域工业经济总量达到707.8亿元,工业化率(工业增加值与GDP的比重)达到63.4%,比2002年提高7.4个百分点。二是县域地方财政收入增长率快于县域GDP增长率,2002年六县(市)地方财政收入15.3亿元,2006年为 49.1亿元,2006年县域地方财政收入增长28.7%,高于GDP名义增长率7.5个百分点。2002-2006年县域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率为33.8%,高于县域GDP名义增长率14.5个百分点。其中2006年巩义、登封两个市地方财政收入突破10亿元。

  四、县域特色经济蓬勃发展,涌现出一批知名度较高的特色经济产业集群

  各县(市)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发挥县域特色优势,以市场为导向,重点发展县域特色经济,逐步形成特色农业、特色工业、特色第三产业等产业优势和产品优势,形成了县县有特色,县县有品牌的良好局面。新郑、中牟结合自己特殊的水土优势,大力发展适宜特色品种种植,形成了新郑大枣、中牟大蒜、中牟西瓜等全国知名品牌,产业链条进一步拉长,产品进一步增值;新密结合自己特殊的资源优势,形成了煤炭、耐火材料、造纸和服装等工业集群。荥阳和巩义结合自己传统的加工工艺技术,培育了荥阳阀门、巩义电线等特色产业和产品。登封则大打少林牌,把旅游业和依托少林武术诞生的武术教育产业培育成为了县域的支柱产业。

  五、县域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

  2006年,郑州市六县(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为5353.6元,比2002年增加2177元,20022006年县域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速度为13.9%。县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进一步增加,2006年六县(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 9153元,比2002年增加3599元,年均增长13.3%。在居民收入大幅增加的基础上,城乡居民生活质量不断得到提高。2006年,全市县域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8.8%,比2002年下降3.9个百分点; 2006年,县域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44平方米,比2002年增加5.1平方米;县域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41平方米,比2002年增加7.3平方米。

  六、县域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

  “十六大”以来,全市县域经济坚持以工业化为核心,着力加快工业发展,拉长工业的短腿,工业发展速度逐年提速,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2006年底,县域已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335家,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的72%,完成增加值达到501亿元,比2002年增加358亿元,占县域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02年的 30.5%提高到2006年的47.5%,提高17个百分点。同时涌现出了一批骨干支柱企业和上市公司,如中孚实业、日产汽车、奥星实业、恒星科技、竹林众生公司等,打造出一批象少林寺、红旗渠、白象等全国知名品牌。随着工业化的推进,县域城镇化步伐也明显加快。2006年底,县域非农业人口81.7万人,比2002年增加12.6万人;建制镇61个,占全市乡镇的87.1 %;县域城镇化率达到37%,比2002年提高8.2个百分点,其中巩义、荥阳、新郑城镇化率达到40%以上。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经过近几年的努力,农村小康社会的建设进程加快。据测算,2006年郑州市农村全面小康实现程度为76.2%,比2002年提高30个百分点。农村全面小康六个方面的实现程度由高到低依次是民主法制实现程度100%,资源环境实现程度93%,社会发展实现程度81.6%,经济发展实现程度76%,生活质量实现程度67.5%,人口素质实现程度65%

  七、县域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在全国全省中的位次前移

  在全国百强县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中, 2002年郑州市只有巩义市一家入选,排名第612006年评比中巩义市、新郑市2家入选,巩义市排名52位,位次比2002年前移9位,新郑市跨入百强县行列,位居第100位,比2002年前移17位。新密市、荥阳市、登封市跨入全国200强县(市)之列,分别位居108位、134位、149位,相比2002年,位次有较大幅度提升。

  在全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中巩义市连续十四年位居河南省县(市)之首,处于领头雁地位, 新郑、荥阳市、新密市、登封市稳居全省前10强县(市)2006年中牟县也跨入全省20强县(市),排名第20位,比2002年前进6位。

回眸过去,“十六大”以来,全市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辉煌成就和丰硕成果,展望未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原崛起、跨越式发展战略之契机,郑州市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将奋力展翅,创造更加灿烂美好的明天。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