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询间隔10秒
郑州市“三化协调”的新型农业现代化研究
来源:农调队  时间:2012-09-03 00:00  

国家在“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十二五”时期的一项重大任务。这对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健康发展、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2011928,国务院出台《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中原经济区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河南省结合实际,明确提出探索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新型工业化为主导、新型农业现代化为基础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路子。201011月,郑州市委九届二十次(扩大)会议上也明确提出“加快建设郑州都市区”,使之成为中原经济区的核心增长区。

伴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中部经济区规划的实施,作为中国最大人口省份的省会城市,郑州必将成为国内中部地区崛起的现代化大都市,其农业发展向大都市农业的转型也将成为必然。郑州现代农业发展的质量高低直接影响着其城市现代化实现的进程,要真正实现城市的跨越式发展,把郑州建设成为现代化的大都会,确定其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模式和方向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结合郑州市的城市规划和发展方向判断,未来的城市框架将进一步拉大,城郊概念的区域面积将进一步增加,大都市农业的成分也将越来越重,因此,大力发展农业高技术并加快产学研转化、促进现代农业升级和产业化扩张、实现向发展都市农业的转型是今后郑州市农业发展的方向性选择。

第一部分   新型农业现代化的概念、特征及在

          “三化”协调中的功能与地位

一、新型农业现代化的概念特征

(一)新型农业现代化的概念

新型农业现代化是以粮食优质高产为前提,以绿色生态安全、集约化标准化组织化产业化程度高为主要标志,基础设施、机械装备、服务体系、科学技术和农民素质支撑有力的农业现代化。

(二)“三化”协调发展的内涵

“三化”协调发展就是要正确处理和准确把握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三者之间的关系,从而实现“三化”良性互动、科学发展。

“三化协调”发展的主要标志为:1、稳定发展粮食生产、持续增加农民收入;2、农村富余劳动力得到有效转移,就地非农化转移率达到60%以上;3、农村城镇化率、农业工业化水平、农民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所谓农业工业化一方面是构建农产品加工的系统产业链,另一方面就是提高农业的机械装备水平;4、城镇企业集聚度达到合理标准;5、城乡居民收入达到2:1

(三)“三化”之间的关系

在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强调要以工业化为主导,即工业化主导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从现代化的本质看,工业化是实现现代化不可逾越的阶段,加快工业化进程,是加快城镇化和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必要条件。工业化是农业现代化的物质基础;只有加快工业化,才能有更多的工业产品和先进技术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方法管理农业,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城镇化就是“化”农民为市民、“化”农村为城镇、“化”传统农业为现代农业。只有加快城镇化,才能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

(四)新型农业现代化的特征

新型农业现代化,是现代农业所具备的特征。

1.生产过程机械化:生产过程的机械化,是指运用先进设备代替人力的手工劳动,在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中大面积采用机械化作业,从而降低劳动的体力强度,提高劳动效率。所谓全过程的机械化,应包括选种、育秧、耕地、播种、施肥、除草、灌溉、收割、脱粒、烘干、仓储、加工、包装、运输等从种植到餐桌所有环节的机械操作。机械化不等于现代化,但它在现代化的构成中确实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实现现代化的基础,或者说是充分的必要条件。没有机械化的支持,也就不可能有农业现代化。

2.生产技术科学化:科技,是农业向现代化进化的动力源泉。农业生产技术科学化,其涵义是指把先进的科学技术广泛应用于农业,从而收到提高产品产量、提升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保证食用安全的效果。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过程,其实就是先进科技不断注入农业的过程,不断完善农业的基础科研、应用科研及推广体系,不断提高科技对增产贡献率的过程。21世纪,是科技的世纪。新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的出现,将使农业现状发生巨大的变化,科技将在对传统农业的改造过程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离开科技的注入,农业的现代化就会停滞不前。

3.增长方式集约化: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相比,传统农业是落后的,集约经营与粗放经营相比,粗放经营是落后的。粗放经营与传统农业有一定的对应关系;集约经营与现代农业有一定的对应关系。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方向进化,一个基本的同步条件是农业增长方式要从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摒弃传统的粗耕简作,推广现代的精耕细作,在化肥、农药、灌溉等方面的投入边际效益递减,外延扩大生产余地变小的情况下,把增产的基点转到挖掘内部潜力,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产品档次,提高综合效益,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4.经营循环市场化:现代农业的一个显著标志是,市场成为农业经济运行的载体。面向市场来组织生产,投入——产出——消费的经营循环都要在市场上得以实现。这是农村经济由传统的自给自足自然经济形态走上现代的、商品的市场形态的必由之路。在资源的配置上,行政手段的退出与市场功能的发挥,是现代农业的一个基本特征。在生产的目的上,产品自给自足的消亡与纯粹用于商品交换的转换,是现代农业的又一基本特征。这个“发挥”和“转换”的量变过程,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趋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产品的商品率如果达不到一个较高的程度,农业的现代化就“化”不起来。

5.生产组织社会化:所谓生产组织,就是对微观经济单元的组合布局进行引导、对社会分工进行协调,对专业化生产进行管理的实施过程。立足于整个社会来设计这种过程、实施这种过程,就是生产组织的社会化。它意味着农业生产与流通活动的各个部门、各个环节,必须和社会上的有关部门、市场主体有机地联系起来,并要随着现代化的不断推进提高这种依赖程度,以达到扬长避短,优势互补,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目的。现代化的生产,应该是社会化大生产。它排斥生产的小而全和封闭型经营状态;青睐按专业化分工组织生产,要求走开放式经营的道路。生产的专业化、生产组织的合理化、流通范畴的洲际化,构成了社会化大生产的“三要素”,这是实现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刻意追求的发展方向。

6.生产绩效高优化:我们所要的农业现代化,是高产优质高效的现代化。能否做到高产优质高效,这是我们检验现代化成功与否的决定性因素。如果生产经营的最终成果是产品产量低、质量次、经济效益低,那么,就应该问一问装备配置是否科学,生产工艺和技术是否落后,增长方式是否还停留在粗放的形态上,经营理念是否还停留在传统的农业经济上,生产的社会化程度是否理想。结论可能会不尽人意。也就是说,生产的绩效如何,对是否真正实现了现代化,具有一票否决的作用。生产经营的绩效,应该是个实实在在的指标考核体系,比如:单位产量、优质品率、劳动生产率、企业利润等。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真功夫,应该下在提高绩效成果上。

7.劳动者智能化:劳动者智能化,在这里是指从事农业生产或经营的人,一定要具备现代化水平的文化知识和技能水平。劳动者是生产力构成中最具基础作用、最有活力的因素。他对农业增产增效的贡献,占有相当的比重。在农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先进的生产工具靠人去创造,先进的科学技术靠人去摸索,先进的管理经验靠人去总结,先进的经营体制和运行机制靠人去应用。无论是增长方式的转变,还是生产绩效的提高,都是在人的主观能动作用下得以实现的。离开人,现代化是不复存在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要实现的农业现代化,是以人为本的现代化。提高劳动者的文化知识和技能水平,既是农业现代化的目标,同时也是要实现目标的可靠保证。

二、新型农业现代化在“三化”协调发展中的功能和地位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增长始终是工业化、城镇化和国民经济增长的关键。新中国成立直到改革开放前的30年中,在集中计划经济体制及重工抑农、重城抑乡战略下,中国的省域经济单元大都是典型意义上的传统农业大省,农业的首要任务是提供生存资料,其次是为农产品加工业提供原材料。在工业基础非常薄弱的条件下,国家通过侵蚀农业生产剩余、出口农产品换汇等方式积累推进工业化所需的资金。随着工业化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后,随着工业自主能力和积累能力的日益增强,农业的外汇贡献和要素贡献中的资金支持逐渐降低,而工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和消费品的迅猛增长,需要工业吸纳更多的劳动力并首先拓展包括农村市场在内的国内市场,农业的劳动力支持和市场贡献更加凸显出来。

但同时,从整体上来说,农业也是比较效益偏低的弱质产业,尤其是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的背景下,农业的弱质低效问题越发凸显。因此,如何统筹处理好三者的关系,成为现代化进程中不可回避的一个问题。考察国内外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可以发现,凡是在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城镇化关系的问题上处理得比较好的国家和地区,其农业现代化就推进得比较顺利,而且整个国家和地区也能较为顺利地迈进现代化行列;反之,则可能导致经济发展停滞、社会动荡不安、现代化进程遭受挫折。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探索实践也充分表明,凡是工农城乡关系处理得好、农业基础牢固的时候,经济社会就能繁荣发展;反之,国民经济就会被迫调整,现代化建设就会出现波折。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深刻揭示,农业现代化是整个国家现代化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三化同步”是不可违背的客观规律,是推进现代化建设必须遵循的普遍准则。

第二部分  农业现代化发展历程以及国内外类型

一、发展历程

(一)原始农业阶段(新石器时代)

原始农业阶段主要在新石器时代,基本特点是生产力水平低下,以石器和棍棒为生产工具。利用自然再生产获取产品,主要是采集经济,靠天吃饭,掠夺式经营。

(二)传统农业(奴隶社会--20世纪40年代)

传统农业分为古代农业和近代农业两个阶段。

1、古代农业(奴隶社会-19世纪中后期)

古代农业生产工具主要是铁制工具,人畜为动力;生产技术主要来自直接的经验;物质和能量在农业内部循环;采用自给自足的经济为主,利用人类经验获取产品。

2、近代农业(19世纪中叶-20世纪40年代)

生产工具主要是半机械和机械化农具;开始采用近代自然科学和农业科学技术;开始向商品化、社会化农业转化;部分利用科技获取产品。

(三)现代农业(20世纪40年代以后)

以农业机械为生产工具;以石油、电力为动力;物质循环和能源循环主要是开放式循环;以现代科技知识与管理知识为支撑获取农产品的农业。

(四)新型现代农业

新型现代农业是相对于传统农业而言的,建设新型现代农业的过程,就是改造传统农业,不断发展农村生产力,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农业又好又快发展的过程。现代农业的核心是科学化,特征是商品化,方向是集约化,目标是产业化。

与传统农业相比,新型现代农业具有四个特点:一是突破了传统农业主要从事初级农产品生产的局限性,实现了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生产,使得农工商的结合更加紧密;二是突破了传统农业远离城市或城乡界限明显的局限性,实现了城乡经济社会一元化发展、城市中有农业、农村中有工业的协调布局,科学合理地进行资源的优势互补,有利于城乡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组合;三是突破了传统农业部门分割、管理交叉、服务落后的局限性,实现了按照市场经济体制和农村生产力发展要求,建立一个全方位、权责一致、上下贯通的管理和服务体系;四是突破了传统农业封闭低效、自给半自给的局限性,发挥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实现农产品优势区域布局、农产品贸易国内外流通。

二、国内外农业现代化类型

(一)国外农业现代化的类型

1、美国型-资本集约型,主要是美国、加拿大等国。国情地广人稀,劳动力不足;实现农业现代化过程,先农业机械化,提高劳动生产率,缓解劳动力不足的问题;后生物技术现代化,提高土地生产率。

2、日本型-劳动密集型,主要是日本、荷兰等国。国情都是人多地少;自然资源缺乏,耕地面积少;实现农业现代化过程,先生物技术现代化,提高他徒弟生产率;后农业机械化,适当提高劳动生产率。

3、西欧型-中间型,主要是英国、法国、意大利等国。国情都是工业相对发达,劳动力和耕地资源都不太丰富。实现农业现代化过程,是生物技术和机械技术现代化并进;物质投资和智力投资并举,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共同提高。

(二)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

推进农业现代化这项工作,我国在建国初期已开始,只不过各个时期的重点不一样。从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及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历程来看,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 (上世纪50年代中期至70年代中期)这一时期,农业现代化建设的主要目标和任务是努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产品产量,解决温饱问题。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内涵为“四化”,即农业机械化、农业水利化、农业化学化和农业电气化。

第二阶段:(上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这一时期,随着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全面实行,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得到极大提高,农业生产条件为大为改善。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内涵,是把区域化、专业化、社会化、农工商一体化等与农业现代化紧密联系在一起。

第三阶段:(上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期),这一时期,商品经济快速发展、农业科学技术得到较广泛的应用,农业产业结构得以较大调整与优化,特别是乡镇企业的快速发展,在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以工补农、以工建农、增加农业投入等方面,对农业现代化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一时期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基本内涵为农业物质装备现代化、农业科学技术现代化和农业经营管理现代化,同时,把农业现代化同农村工业化及农村城镇化紧密联系在一起,并认为农业工业化、农村城镇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第四阶段:(从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随着发达国家出现的资源与环境问题,我国把可持续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之一。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内涵除了上述各方面现代化外,又把资源环境优良化作为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河南省是传统的农业大省,郑州市作为河南省省会城市,担负着引领河南省农业现代化发展方向,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要起到龙头带动作用,如何突破传统障碍,发展成具有中原特点的农业现代化尤为重要。虽然郑州市现代农业发展水平高于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也是正处于新型现代农业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

第三部分   郑州市新型农业现代化现状和优势分析

一、郑州市新型现代农业的现状分析

近年来,郑州市围绕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千方百计稳定粮食生产,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着力统筹工农业发展,大力深化体制机制创新,取得了显著成效,保持了农业农村发展的良好态势,有力地支撑了全市“三化”协调发展的探索。

  改革开放尤其是“十五”以来,各地加大农业投入,加快科技进步,积极推进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稳步提高,现代农业建设和农业产业化发展取得积极成效。20002011,郑州市农林牧渔业增加值由41.7亿元增加到131.7亿元。2011年全市农作物亩均产值达1531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11050元。

 (一)基础设施投入不断加强,生产生活条件逐步改善

  近几年来,郑州围绕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科技含量,不断加大资金、设施、技术等要素投入,努力改善农业基础条件、科技手段和装备水平,将精耕细作传统与现代先进实用技术有机结合起来,加快了农业由粗放经营向集约增长的转变。全市电网、水网、路网框架基本形成,有效灌溉面积达294.47万亩,占常用耕地面积的64.6%;小麦、玉米机械化程度分别达到98.8%80.9%2011全市农村旱涝保收面积251.24万亩,机播面积483.72万亩,机收面积437.34万亩;全市有大中型拖拉机2.58万台,小型拖拉机17.46万台,联合收割机5769台,农用运输车11.73万辆。

2011年底,郑州市已基本实现村村通电、通电话,90%的行政村通自来水,100%的行政村通公路。

(二)先进实用技术得到了普及和推广

改革开放以来,郑州市大力推广普及了优良品种、间作套种、平衡施肥、地膜覆盖、病虫害综合防治、节水灌溉、旱作农业、设施农业、机械化作业、无虫害栽培及饲养等先进实用技术,实施了种子工程、沃土工程、植保工程以及“5212农业技术创新计划,农业科技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同时,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农民职业技术培训,加大“绿色证书”工程实施力度,农民的科技意识增强,科技素质有了提高。

(三)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进一步提高。郑州市已初步建成224个资本密集、设施先进、规模投入、高效产出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市级以上的重点龙头企业达到334家,截至2010年,郑州市农业龙头企业达334家,其中国家级11家,农产品加工型龙头企业118家,这些加工型龙头企业年销售收入达360亿元。 

(四)特色高效农业迅速发展,农产品质量不断提升

全市特色农业、基地农业、设施农业、园区农业、外向农业、生态农业、观光农业快速发展。近年来,郑州市在各种农业产业化政策的引导下,规模化的基地生产正逐渐取代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体制下的分散生产格局,形成了具有更高竞争力的专业化规模化生产区域,比如新郑的大枣,中牟的大蒜、西瓜、蔬菜,荥阳的河阴石榴,惠济的花卉、蔬菜、水产养殖等,已基本形成园区式生产和管理。

从农产品质量看,具有竞争优势的优质品种生产比重较高。在郑州市政府政策的引导下,经过广大农村科技推广人员坚持不懈的努力,农产品优良品种的采用率逐渐提高,在某些品种上甚至接近全覆盖。例如,2011年,全市优良小麦种植面积达到251.8万亩,优良品种覆盖率超过90%,其中,优质小麦的覆盖率超过80%

目前,郑州种植业的基本布局主要集中在优质无公害蔬菜、花卉和优质粮食作物,在沿交通干线、河道两侧和山区,建设若干特色农业经济带、农业经济区和林草绿化带。养殖业近几年加工生产能力的不断提高,在巩义、中牟和新密等市县及沿黄地区,已形成具备一定规模的奶牛养殖基地,新密、荥阳和新郑的肉鸡生产,惠济、中牟沿黄淡水养殖也已经初具规模。

(五)农业产业化经营初显规模,综合竞争力不断增强

近几年,郑州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推动农业由原产品生产向精深加工转变,由资源单一利用向综合利用转变,由食物保障向多种功能转变,产业链条不断拉长。同时各地以农业产业化为基本经营形式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把家庭承包经营与产业化、合作化经营紧密结合,将农户、企业、专业合作组织按照“公司+农户”、“公司+基地+农户”、“公司+专业合作组织+农户”等形式组织起来,构筑农业与工业、生产与加工、经营与服务配套衔接的生产加工体系,企业跟着市场跑,项目依托基地建,农户照着订单干,形成了产业集群优势和规模经营优势,提高了农业综合效益。

从农业生产组织情况看,农业产业化发展成效显著,截止20113月底,农业专业合作社1100个,合作成员11.6万,带动农户21.9万;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334家,其中国家级11家,省级52家,通过公司+农户+基地、公司+合作组织+农户、农业科技园区+基地+农户等各种方式,建立生产基地、园区160多万亩,直受益约100万农户,初步形成速冻食品、面粉加工、饲料加工产业链,2010年销售总收入360亿元。涌现出了河南奥星、郑州润嘉、河南雏鹰、郑州毛庄等出口创汇型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二、郑州推进新型农业现代化的优势分析

(一)利好因素正在不断累积

一是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也为农业现代化带来了机遇,如工业化、城镇化对农产品的生存性需求、商品性需求、改良性需求、原料性需求均呈增加态势,对农业的功能性需求呈现多元态势,消费结构的加速升级,为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二是全市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人均生产总值8717美元,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实力明显增强。三是沿海产业加速向内地转移,有利于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推进包括涉农产业在内的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四是政策利好,中原经济区建设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层面,其核心任务是积极探索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发展的路子,并为此加大“三化”协调发展先行先试力度,探索不同于东部地区的发展道路,为中西部地区提供示范,这将为以农业现代化支撑“三化”协调发展拓展广阔的探索和实践空间。

(二)区域地位优势突出

地处中原腹地,地理位置居中,拥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从全国层面上看,郑州有九州腹地、十省通衢之誉,它位于东、西部地区之间,处在陇海经济带和京广经济带的交汇点上,具有承东启西、贯通南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区域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古有“雄峙中枢,控御险要”、“得中原者得天下”之说。从中原经济区角度看,郑州位于郑汴洛工业走廊和新郑漯产业发展带的交会点,为中原城市群“大十字”基本架构的核心城市,为其在中原经济区中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提供了有利的空间区位条件。
    
(三)交通网络发达

    郑州处于我国交通大十字的中心位置,综合交通网络发达。是全国唯一由干线铁路与铁路客运专线构成的“双十字”铁路枢纽,也是全国最大的铁路编组站;是全国7大公路主枢纽之一,以郑州为中心,由3条高速公路与3条国道和18条省道构成了四通八达的公路运输网;同时也是全国重要的航空枢纽、邮政电信枢纽和通讯枢纽。已经构成了向四面辐射的各种交通、通信网络,也是郑州经济发展最具竞争力的优势,有利于吸引全国东西南北的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经济要素在此汇集和扩散,使郑州的经济影响不仅覆盖河南省,而且可以跨省域辐射。

(四)良好的农业基础

作为农业大省的省会城市郑州有着良好的资源环境,与周边城市对比看,郑州有着良好的农业基础,近几年随着郑州经济的快速发展不仅巩固了郑州在中原城市群中的龙头地位,而且还为改造传统农业,塑造现代农业发展格局奠定了基础。

1.农业生产的集中度较高。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所占比重不断提高。从上述分析中可以总结出,郑州农业生产已从过去的大而全生产,向以蔬菜、油料和经济林果等具有比较生产优势的农产品生产集中。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区域化生产已经形成,农产品生产对自然条件和环境有特殊要求,因而,更容易形成区域性、规模化生产,同时规模化和区域集中生产也是商品经济运行对产业和产品生产的要求,从郑州市农业发展的情况看,通过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以及在各种农业产业化政策的引导下,规模化的基地生产正逐渐取代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体制下的分散生产格局,形成了具有更高竞争力的专业化规模化生产区域,同时,具有竞争优势的优质品种覆盖率高,在某些品种上甚至接近全覆盖。

2.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较高。其主要表现为形式多样的联结形式,通过龙头企业、科技园区、农业专业合作社来有效组织带动,使农户从分散的生产形式进行有组织的规模化生产,使农户从生产中得到了更高的收益率,同时加强了抵御市场的风险,也涌现出了如河南奥星、郑州润嘉、河南雏鹰、郑州毛庄等出口创汇型的龙头企业。

3.农业依然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从近几年的发展来看,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足3%,贡献率自2005年至2010年分别为:1.1%1.3%0.5%1.5%1.1%2.9%,平均在1%上下,但农业在整个都市区建设中起着基础支撑和保障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作用,2005年至2011年郑州粮食产量平均保持在163万吨,如果仅从郑州本地区人均消费量来看,粮食自给率超100%(粮食产量与需求量比)2011年郑州市肉类产量、蔬菜产量、禽蛋产量、牛奶产量分别为24.1万吨、29.3万吨、21.5万吨、46.7万吨,仅从本地区人均消费量来估算,副食品供应充足;从保障居民生活水平看,农业生产不断改善和丰富着居民的饮食结构,从几年前以猪肉、蔬菜为主到多种畜禽产品、水果消费量的大幅增加,居民副食品消费结构日趋多样化,从近几年国家农业部对全国重点城市农产品质量的抽检结果看,无论是蔬菜还是肉类产品合格率均超99%,始终处于较高水平。

从农业对郑州国民经济提供的劳动力贡献看,2011年乡村从业人员总数为236.3万人,向第二、三产业输出劳动力为137.7万人,占总体的58.3%,从近期看,郑州乡村劳动力可为都市区的建设发展节约大量成本。

(五)雄厚的经济基础

    经济环境包括资金、劳动力、科学技术、基础设施等因素,完善的基础设施是观光农业发展的先行条件,充足的资金、结构合理、充足的劳动力、发达的高科技是观光农业发展的动力因素。改革开放以来,郑州市国民经济综合实力日益增强,对外经济日趋活跃,城市建设日新月异,社会事业蓬勃发展,人民生活不断改善。2011年,全市完成生产总值4912.7亿元,比上年增长13.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612元,实际增长(扣除价格因素,下同)9.0%;人均消费性支出14500元,增长8.1%。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富裕,旅游需求旺盛,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大好时机。

第四部分   郑州市推进新型农业现代化的

           制约因素和对策建议

一、郑州市推进新型农业现代化的制约因素

尽管郑州农业现代化取得了很大进展,但仍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阶段,仍处于加快第一、二、三产业融合和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时期,仍面临着多重困难。一方面,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农业现代化本身面临着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如农业基础设施薄弱、资源环境和市场约束增强、“后发劣势”明显、农业比较效益持续下降、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亟须提高、农村社会结构深刻转型等。另一方面,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也为农业现代化带来了新的挑战,如农产品供给压力加大、资源要素外流压力加大、农业生产成本上升压力加大、资本下乡与外资进入对农业产业安全的风险加大等。此外,农村整体面貌依然落后,社会事业发展依然滞后,公共服务体系还不健全,农村的水电路气等基本生活设施还不完善,农民人均收入仅相当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l2,城乡差距大的现状尚未根本改变,限制了农业主体——农民的发展。

(一)土地流转经营速度有待提高

根据我国已有的经验研究表明,耕地集约经营需要具备5个条件: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在45%以下;农业产值在社会总产值中的比重小于10%,农村经济中的非农收入占75%以上;农村劳动力人口中从事非农劳动的数量大于50%;农业种植结构中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占总面积的30%以上。与上述五个指标相比,2008年,郑州市已具备了农业耕地集约经营条件,或者换句话说,已具备耕地使用权流转的条件。但是,截至2011年,发生耕地流转的总量只有不足50万亩,仅占全市家庭承包耕地总量的10%,以东部地区的发展经验看,仍有较大的突破空间。

(二)农业休闲观光功能未能充分体现

郑州市有着很多的历史文化古迹,自然山水风光景点星罗棋布。这些景点大都分布在农村,因此,农村有着将农业发展与旅游、餐饮发展相结合的天然优势。尽管近些年来郑州市农业休闲观光、“农家乐”有了较大发展,但农业向旅游、餐饮和服务业的延伸还不够,与建设大郑州都市区居民假日休闲观光、度假的“后花园”要求相比,发展还很不够。

(三)保障农民收入稳步持续增长难度加大

2011年,郑州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1050元,比同期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6977元高出58%左右。尽管如此,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城市居民相比仍然偏低,仅为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612元的51%左右。从近几年郑州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情况看,出现了高位徘徊和增幅放缓的态势,如何确保农民人均纯收入稳步、可持续增长依然是需要破解的难题。

(四)农业产业结构仍有较大调整空间

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普遍做法,在种植业内部调减粮食作物,增加经济作物;在农林牧渔业结构内部,调减农业比重,调增牧业和林业、渔业比重。但即使这样,结构调整也不能最终解决农民收入增加的问题。由于农业生产的比较收入在三次产业部门中处于较低水平上,农民收入要想实现稳步增长,既要靠建立政府补贴农业生产者的分配机制,又要靠产业之间的融合,建立起一个以产业融合为基础的内部利润分配机制,在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上合理分配利润,实现非农产业对农业的反哺,以增加农业生产者收入。目前,政府补贴农业生产者的分配机制建设,以及在产业融合基础上的非农产业对农业的反哺机制,仍处于探索阶段。

(五)农田水利、电力、交通等基础设施薄弱

郑州市水资源严重紧缺,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仅为全国的1/10,农业用水占全社会用水量的一半;灌区大部分工程老化失修,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步伐缓慢;防洪设施薄弱,小型农田水利投入不足;农村电网改革还不够彻底,郑州市还有约10万农户的电网改造没有完成;农村交通基础设施仍比较薄弱,郑州市6200多公里的农村道路,改造的不足二分之一。

(六)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不健全

突出表现在:(1)从乡镇到农户的技术推广断线,科技入户渠道不畅;(2)科技教育、推广力量缺乏紧密结合;(3)公益性推广与经营性服务没有分离;(4)民营农业科研和推广单位发展不足;(5)市、县(市)、区特别是基层推广机构大多陷入资金不足、设施落后、体系断档断线的困境,缺乏可持续发展的生机和活力。技术人员服务手段落后,知识和技术更新滞后,不少还停留在“鉴定靠目测,推广靠经验,服务靠嘴巴”,无法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6)动、植物疫情和重大农业灾害预警体系建设薄弱,应对突发事件能力差。

(七)农民组织化程度低

2011年底,郑州市有106.31万个农户,小而分散的农村家庭承包经营给农业生产的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科学化带来巨大困难。农户之间缺乏紧密的利益连接机制,生产要素,如人力、土地、科技等没有得到有机整合,与农业现代化的要求距离甚远。

(八)信息化程度不高

当前,农民的信息来源仍然主要靠报刊、电视、广播和口头传播。虽然市、县(市)区、政府各类市场中介组织和科学、教育、技术推广体系搭建了一些信息平台,但是并未有机联结成网,对大量的信息缺乏分析综合,农民仍然难以便捷地享受准确有效的信息资源。

二、郑州市发展新型现代农业的建议及对策

以农业现代化支撑“三化”协调发展,优势十分突出,要乘势而上,积极探索具有中原特点和郑州都市区特点的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如何因地制宜的发展都市现代农业,探索出一条适合郑州市现代化农业的发展之路,应是我们当下思考和研究的现实问题。结合郑州农业发展的现状和现实条件,我们认为,大力发展农业科技并加快产研成果的转化、积极推进以农业产业园区为载体的都市农业建设,加速其产业化扩张,实现以科技引领现代农业升级是发展郑州都市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

(一)加强政府对农业的支持和扶持力度

就郑州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呈趋势性下降的形势,以及农业为都市提供公共产品的性质,政府在保护和推进农业发展方面有不可推卸责任和义务。合理的规划农业的发展在国民经济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将农业规划纳入都市规划,作为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来对待尤为重要。在政府的强力推动下,完成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与农产品的经济效益,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保护农业生产者利益,提高农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同时还应进一步加大农业投资力度,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及配套工程建设;健全完善都市农业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加强对农业的宏观调控。而这些工作的推进仅靠市场调节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依靠政府相关部门来主导推进。同时必须牢牢抓住中原经济区郑州都市区建设的契机,制定长远规划,分步实施,分层推进。

(二)以构建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为重点,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步

农业现代化说到底是农业科技化。没有现代科技成果的不断开发和应用,就谈不上农业现代化。推进农业科技进步一是要建立层次分明、布局合理、结构优化、高效精干的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二是要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导、多元化的农业科技投入体系;三是要建立新型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按照“公益性、区域性、综合性、层次性”的原则,加快构建国家推广机构和其它所有制推广组织共同发展的多元化、多层次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四是要依据自身优势,加强农业科技示范场和科技园区建设,充分发挥现有农业科技园区的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

(三)加强农业市场体系和产业化组织的建设

一是大力发展龙头企业和多种形式的产业化经营模式,鼓励和引导龙头企业广泛吸收农民以资金、土地、劳动力等形式入股,与农户建立新型利益分配机制;二是大力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和各类农产品行业协会,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走以组织化促进产业化,以产业化实现现代化的新路子;三是加快制定促进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政策法规,为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四)继续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

农业就业在社会就业中的比例的降低,是农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前提条件。加快劳动力转移会有两个方面的促进作用:一是农业劳动力减少后,平均生产规模就会扩大,这对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有利;二是非农业人口增加之后,对农产品的需求增加,从而扩大了市场容量,也会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

(五)加强公共性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道路、水利、农田等基础设施方面的建设,对推进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农业生产基本条件的改善和抗御各种自然灾害能力的提高,改造大批的中低产田,一方面要靠农民和农村集体自身的资金积累;另一方面国家也要量力而行,给予尽可能的支持。

(六)大力发展高效农业和休闲观光农业

按照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结合郑州农业发展条件,调整农产品种植结构和农业生产空间结构,大力发展蔬菜种植业,重点发展奶牛养殖业,突出发展休闲观光业,积极发展大枣种植业,加快发展花卉与苗木业,稳步发展家禽养殖业,建立可持续食品供应链,提高农业竞争力和增加农民收入。

1.大力发展蔬菜种植业。按照“适应市场、各具特色、优质高效、布局合理”的原则,在郑州市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过程中,加快蔬菜种植业的规模化、产业化和现代化生产,完善蔬菜生产需要的设施建设和农田水利建设,大力发展绿色和有机精品蔬菜、特色蔬菜和外向型蔬菜生产。根据不同阶段市场需求发展的情况,着力抓好蔬菜特色主导产品的规模化生产基地建设和产品的系列生产与开发,积极创建国内知名的蔬菜品牌,并实行品牌化生产。

2.重点发展奶牛养殖业。我国人均奶制品消费处在世界较低水平,也正因为如此,发展奶牛养殖业有着十分广阔的市场前景。而且,奶制品的消费与人均收入的增长呈现出较强的正相关性。发展奶牛养殖业不仅可以调整畜牧业内部结构,增加养殖户的收入,而且,还对农业生产结构调整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稳步发展奶牛养殖生产,要鼓励奶制品生产的龙头企业,以及其它产业资本进入该领域实现农场化、规模化养殖;农户家庭饲养要采取小区集种养殖的形式,以保证从饲养、挤奶、运输到加工的全过程质量安全管理与监督,防止出现新的“三鹿”事件给奶牛养殖生产带来打击。同时,创新生态养殖模式,减少对环境污染。政府要加强奶牛养殖过程中的防疫服务,建立保护奶牛养殖户生产积极性的社会保险制度,给奶牛生产者创造一个安全的生产环境。

3.突出发展休闲观光业。休闲观光业是融农业与第二和第三产业三位一体,并随着人们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产生的新兴产业,是城市居民追求生活质量要求的结果,也是农民增收的新增长点,因而要从前瞻性的战略高度上重视休闲观光业的发展。鼓励有条件的农户开展农家乐项目,并在税收、信贷及信息建设上给予大力支持,在人员培训上给予必要的支持;鼓励有条件的社会资本,参与农村休闲观光业的发展,加大投入力度,提升接待质量和水平;鼓励在农家乐休闲观光基础上开展多种形式的游乐项目和多种形式的观光休闲形式;鼓励将农家乐为基础的休闲观光纳入旅行团的正式线路和正常项目内,实现农家乐休闲观光与大旅游的结合,推动农家乐休闲观光的快速发展。

4.积极发展大枣种植业。郑州市有着种植大枣的悠久历史和传统。大枣不仅有丰富的营养价值,适合鲜食,而且通过加工,还可以制造成枣茶、枣饮料等多种产品,可以满足不同群体的各种需要。随着枣产品加工的进一步深化,大枣的价值也被开发出来,并给大枣的生产者带来了较高的经济回报。郑州要以新郑市和中牟县为依托,带动周边市区县积极发展大枣种植生产;要积极支持和加快郑州市域外大枣生产基地的建设,要支持通过市场法则来整合大枣品牌,支持创建国家级品牌、甚至世界名牌;要加大对枣产品深加工的支持,在产品的科研开发、土地使用、设备购买、信贷、税收和人才引进上给予类似高科技企业一样的政策待遇;使大枣种植成为郑州农业生产中最具竞争力的产品之一。

5.加快发展花卉与苗木业。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已经不再局限于节假日对花卉和苗木的消费。居家环境与居住环境条件的改善,使花卉和苗木已经进入居民日常消费项目并成为一种常态的消费行为,这就为花卉和苗木生产提供了一个潜在的市场。加快发展花卉与苗木业,一要扩大本地花卉和苗木生产规模,使其成为中部地区花卉和苗木重要、甚至是最大的生产基地;二要依托郑州优越的地理区位与交通条件,积极培育花卉和苗木的物流中心地位,使郑州成为中部地区、乃至全国的花卉和苗木物流集散地;三要鼓励社会资本积极参与花卉和苗木的生产和科研开发,并在土地使用,税收、信贷和设备投入等方面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

6.稳步发展家禽养殖业。郑州家禽养殖业发展已有一定规模和基础,在一些市县,已经成为农户生产性收入中的重要来源,取得了比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稳步发展家禽养殖业,就是要在巩固现有养殖的基础上,对养殖生产的组织结构进行调整,从以家庭散养向规模化养殖场集中养殖转变,鼓励小区集中养殖,鼓励以家禽加工为主的龙头企业自办规模化养殖场;建立健全家禽防疫体系,严格控制家禽疫病传播,保障养殖生产正常进行;建立健全养殖风险防范和分担机制,最大限度地避免因市场供求价格波动给养殖生产者造成的损失,以及给养殖生产带来的起伏;积极扶持以家禽为加工对象的生产企业的发展,支持养殖生产与加工、贸易为一体的产业化融合,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一体化发展机制,在稳步发展家禽生产的基础上,鼓励特种养殖业的发展。

(七)建立和完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

郑州市的农业科技推广主要是通过项目带动、专项活动、科技园区、龙头企业为载体转化农业科技成果,同时依靠信息技术手段宣传农业科普知识。

就郑州市建设现代农业的要求看,目前农业结构调整的目标之一是普及优质高产的农业品种,需要农业科技人员的投入;农业产业化调整的另一个方向是实现集约化、规模化生产,同样需要懂管理、懂技术的复合人才,因此从长远看,必须建立相应的科技支撑体系,吸引除农业科技、院校、金融管理等多学科人员加入农业队伍;在现有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和农业开发示范园区的基础上,继续扩大园区的发展数量;鼓励龙头企业加大科技研发和推广的力度;并对科技带动力度大的、辐射范围大的从政府层面给予相应的政策和资金支持。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