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询间隔10秒
2002年我市人口状况简析
来源:本站原创  时间:2004-09-20 00:00  

 

  2002年1%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资料显示,我市人口继续保持稳步增长;家庭规模继续缩小;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受教育程度普遍提高。

一、人口总量继续保持稳步增长势头

2002年1%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结果推算,我市年末常住人口总量687.72万人,比上年增加10.74万人,增长1.59%,高于全省0.98个百分点,占全省总人口的7.16%,很明显总人口增长速度快于全省平均水平。我市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913人,比上年增加14人。家庭户规模趋向小型化,以三口之家为主,全市平均每户3.57人,比上年有所缩小,其中市区和六县(市)家庭户规模分别为3.21人和3.86人。

二、出生人口减少,自然增长率降到较低水平

  2002年全市出生人口6.01万人,比上年减少1万人,减幅为14.23%;人口出生率为8.81‰,比上年降低1.61个千分点,分别比全国和全省低4.05和3.6个千分点;自然增长人口2.75万人,自然增长率为4.03‰,比上年降低1.55个千分点,分别比全国和全省低2.42和2个千分点,全市人口自然增长率首次下降到5‰以下。经过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长期、艰苦的努力,我市的人口再生产类型已进入了“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阶段。

三、育龄妇女生育处于低水平阶段

全市育龄妇女生育水平进一步降低,2002年一般生育率为27.5‰,比2000年低6.7个千分点,其中一孩生育率、二孩生育率和多孩生育率分别为17.5‰、6.9‰、3.1‰。分区、县(市)看,六区和六县(市)一般生育率分别为21.8‰和35.6‰,六县(市)生育率比六区高出13.8个千分点。显然,农村妇女生育水平远高于城镇。同时,全市现有育龄妇女平均每个妇女活产0.94个子女,平均每个育龄妇女存活0.93个子女。这些情况表明,一方面育龄妇女已进入低生育水平阶段,另一方面妇女生殖保健水平提高,生育子女存活率较高。

四、人口类型属老年型,老龄化进程加快

  在全市人口中,0~14岁的少儿人口占20.2%;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占7.5%;老少比为37.26%,人口年龄中位数为30岁。按国际上通常使用的人口类型划分标准判断,我市人口进入了老年型。人口劳动力负担较重,全市总负担系数为38.35%,其中负担少儿系数和负担老年系数分别为27.94%和10.41%。与2000年“五普”相比,全市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比重上升了0.54个百分点,超过7%的人口老化线,表明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养老保障问题更加突出。

五、人口受教育程度普遍提高

2002年,全市6岁及6岁以上人口各种文化程度中,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占6岁及6岁以上人口比例为26.37 %,比2000年减少了3.64个百分点;受过初中教育的人口比例为43.41%,比2000年增加了0.87个百分点;高中为11.71 %,比2000年减少了0.56个百分点;中专为7.97%,比2000年增加了2.14个百分点;大专及以上人口比例为10.53 %,比2000年增加了1.19个百分点。上述表明,受中专及以上教育的人数比例不断上升,标志着我市劳动力队伍素质的提高,为我市知识经济和现代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人才保障。 

 二〇〇三年五月九日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