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询间隔10秒
关注困难群众 保障基本生活
来源:本站原创  时间:2008-05-05 00:00  

随着科学发展观,加快构建和谐社会理念的深入,关注民生、特别是关注困难群众,切实解决困难群众的生活问题越来越多地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以及社会各界的关注。2007年,郑州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本着“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宗旨,采取有力措施,使我市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得到有力保障。

一、城市低保提标扩面,动态管理

为了提高城市困难群众的生活水平,缓解猪肉等副食品价格上涨带来的影响,我市的城市低保标准由上年每人每月220元提高到260元,提高40元,幅度达18.2%,为历年来最高。城市低保面进一步拓宽,截止12月底,全市共有城市低保17829户、39650人、发放城市低保金5809万元,分别比上年增加了546户、869人和796万元。完善动态管理工作机制,科学核算城市低保家庭收入,切实做到低保人员有进有出。2007年,通过动态管理新增低保对象2987人、退保3399人。强化低保工作信息化管理,完成了城市低保家庭信息化数据输入,城市低保信息网络系统正逐步建立。

二、农村低保完善制度,应保尽保

我市在全省率先建立和实施农村低保分类施保制度,进一步完善了农村低保管理制度,解决了农村低保家庭收入难以核算的问题,同时,通过规范农村低保审批制度,严把初审、审核、审批“三关”,坚持村委会、乡镇、县(市)区“三榜”公示制,使所有符合农村低保条件的对象纳入低保范围,做到应保尽保。截止12月底,全市共有农村低保51925户、98916人,发放农村低保金4998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了33.5%24.3%43.9%。为了统筹城乡发展,农村低保标准也由上年每人每月110元提高到150元,提高40元,幅度达36.4%,为历年最高。标准提高后,人均月补差由42元提高到50元,新增农村低保15000人。

三、敬老院建设强力推进、集中供养率显著提高

作为2007年承诺为民办好的十件实事之一,市政府常务会议进行了专题研究,明确工作任务,解决建设资金。截至12月底,我市共投入敬老院建设资金5605万元,新建15所、扩建10所。目前我市共有农村五保对象12859人,其中集中供养5190人,集中供养率为40.5%,比上年提高6个百分点。发放农村五保资金2091万元,比上年增长31.2%

四、困难救助机制进一步完善

卫生、房管、教育、劳动保障、物价等部门通力配合,建立和实施了城乡困难群众在医疗、住房、教育、就业、临时困难等方面的救助联动机制。2007年,我市为城市低保对象缴纳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金586万元,为农村低保对象缴纳新型合作医疗金146万元;为1210名考入高中、高校的学生发放补助金415万元;为1025户遇到突发困难的城乡低保家庭,发放500-2000元的一次性救助91万元;同时,在城市低保家庭生活用水、电、气、暖等方面,发放补贴,减免费用,给予适当救助。

五、救灾救济工作进一步加强

针对春荒、汛期、寒冬等灾情,我市积极应对,制定方案,争取资金,督促落实。出台了应对突发性自然灾害工作规程,按照灾害级别,分级实施救灾响应机制。2007年,我市下拨春荒救济金179万元,救助灾民7.4万人;投入资金107万元,完成灾区倒房重建397间;拨发冬令灾民生活救济金184万元,救灾棉被10000床,保证了灾民的基本生活。

  

 

                          二○○八年四月二十三日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