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询间隔10秒
2002年郑州市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活动情况分析
来源:本站原创  时间:2004-09-23 00:00  

 

 

  本文主要运用2002年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统计年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反映郑州市工业技术创新的能力。

 

  一、2002年郑州市大中型工业企业基本状况

 

  二、2002年郑州市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活动的特点

 

  三、企业技术创新确有实效,投入回报显著

 

  四、影响科技活动的原因

 

  随着中国加入WTO,郑州市也融入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市场。如何在新经济条件下,把握机遇,迎接挑战,赢得竞争优势,已成为企业面临的核心问题。加强企业创新能力,提高创新经营水平,是赢得市场先机和成功把握市场发展机遇、赢得竞争优势的根本。而企业的科技活动能力,企业的科技活动投入力度是企业从技术方面提高创新能力和创新水平的重要途径。我们知道,企业的创新手段主要包括经营创新、技术创新。而技术创新是企业保持活力的源泉,只有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企业的产品及服务才能不断地推陈出新,才能符合市场长期发展的需求,企业才能昌盛不衰。因此,不断加大企业科技活动力度及其资金投入力度,是关系和影响企业创新能力的主要因素,是考察地域经济创新能力和企业发展、经营能力主要指标。本文通过对2002年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统计年报的分析,反映郑州市工业技术创新的能力。

 

  一、2002年郑州市大中型工业企业基本状况

 

  据统计,2002年郑州市大中型工业企业(含省、市电业局)107家(其中:郑州第一钢厂、郑州面粉厂、河南纺织机械厂、中原轮胎橡胶股份有限公司、郑州粮机股份有限公司、郑州市丝织厂、郑州印刷股份有限公司、新密市化肥工业总公司、郑州磊鑫企业集团、郑州市毛纺厂,10家企业已经停产或合并),大型企业50家,中型企业57家。2002年大中型工业企业产品销售收入为279.2亿元,比2001年的222亿元增长了25.8%,实现利税66.7亿元,比2001年增长15.8%,销售利润66亿元,比上年增长了18.9%。其中,大型工业企业销售收入为233.1亿元,比2001年的170.3亿元增长了36.9%,占全部销售收入的83.5%,实现利税为62.1亿元,比2001年的52.2亿元增长了19%,占全部利税的93.1%,产品销售利润58.3亿元,比2001年的46.7亿元增长了24.8%,占全部销售利润的88.3%;中型企业销售收入为46.0亿元,比2001年的51.7亿元下降了11%,实现利税为4.7亿元,比2001年的5.4亿元下降了12.9%,产品销售利润7.6亿元,比2001年的8.8亿元下降了13.6%。这说明,郑州市大中型工业企业经营状况出现分化现象,大型企业发展势态良好,中型企业发展有滑坡现象,急需引起有关政府部门和企业的高度重视。

 

  二、2002年郑州市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活动的特点

 

  以2002年全市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统计资料为基础,采用科技投入强度及成效进行分析,其特征主要表现在:

 

  1、郑州市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活动不普遍,技术创新深度有限

 

  据2002年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统计资料显示,在107家大中型工业企业中,有科技活动的企业为41家,占38.3%;无科技活动的企业66家,占62.7%;只有41.1%的企业建立了自己的科技开发机构;有R&D(研究与实验发展)费用支出的企业为33家,占全部企业数的30.8%。均不过半,由此可见,我市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活动并不普遍。

 

  从创新的新颖性和企业R&D(研究与实验发展)强度等指标看,大中型工业企业的技术创新水平比较低,深度有限。首先,从企业产品创新的新颖度分析,以低水平的技术创新居多,在114个(限额以上)新产品开发项目中有80%以上的项目为本省新和本企业新;229个限额以上科技项目,国家科技项目7个,占3.1%,来自国外的科技项目为0。全部创新企业的新产品出口额占新产品销售额的比重只有2.7%。这表明企业创新产品的档次不高,在国际市场上基本没有竞争能力。其次,从企业R&D强度(R&D经费与产品销售收入的比例)分析,大中型工业企业的平均R&D强度为0.9%,其中:大型企业的R&D强度稍高一些达到1.02%,中型企业的R&D强度只为0.4%。据有关专家及国外一些资料分析,只有当R&D投入与销售收入之比达到1%时,企业才有生存的可能,达到23%时,企业才有发展的潜力,国外一些大的高新技术企业集团这一比例已高达5-10%。我们的数字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甚大。表明当前企业R&D强度处于很低的水准是我市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总体水平较低的一个深层次原因,同时也是企业技术创新深度有限的一个重要标志。

 

  2、技术创新投入强度较低,但大型企业科技活动投入力度和观念强于中型企业

 

  在50家大型工业企业中,有科技活动的29家,占全部大型工业企业的58%,在57家中型企业中,有科技活动的12家,占全部中型工业企业的21%。

 

  首先,从企业科技活动人员投入强度(科技活动全时人员与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之比)看,107家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活动人员共计1.3万人,其中全时人员0.7万人,与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18.8万人之比为3.7%,超不过5%。在大型工业企业里,科技活动人员1.2万人,占全部科技活动人员的91.3%,其中全时人员0.6万人,占全部科技活动全时人员的88.6%。中型工业企业科技活动人员为0.1万人,其中全时人员831人,分别占科技活动人员及全时人员的8.7%11.4%。大型企业科技活动人员投入显然高于中型企业。从人员投入强度来看,大型工业企业人员投入强度为4.2%高于中型企业2.4%1.8个百分点。

 

  其次,从科技活动经费投入强度来看,大型企业强于中型企业。2002年大中型企业全部科技活动经费支出为5.02亿元,比2001年的4.76亿元增长了5.5%,在内部支出中R&D(研究与试验发展)费用支出为2.6亿元,比上年下降-10.8%,表明我市较高层次的投入还相当低。在全部科技活动经费支出中,大型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为4.7亿元,比2001年的3.7亿元增长了27%,占全部科技活动经费支出的94%,中型企业0.3亿元,比2001年的1.05亿元下降了71.4%,占全部科技活动经费支出的6%,从科技活动经费投入强度来看(主要以R&D投入强度为准)大型企业的R&D投入强度为1.02%,中型企业的R&D投入强度只为0.4%。究其原因主要是,经营效益滑坡,导致中型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极度委缩。

 

  3、科技项目开发以本企业自主开发为主,有一定规模的科技开发项目过少

 

  2002年,郑州市107家大中型工业企业有科技开发项目435项,比2001年的558项减少了123项。其中,新产品开发项目211项,比2001年的296项减少了85项;研究与试验发展项目221项,比2001年的307项减少了86项。究其原因主要为,中国铝业河南分公司因公司转制有119个限额以下的科技项目未再实施,其次为郑州一棉有限公司43个限额以下的科技项目当年结项所致。此外,郑州市107家大中型工业企业有限额以上科技项目229项,其中,本企业自选科技项目196项,占全部限额以上科技项目的85.6%;有本企业自主开发完成的科技项目184个,占全部限额以上科技项目的80.4%。由此可见,小项目的及时结项及停止直接影响到全市科技项目的下降,表明我市企业有一定规模的科技开发项目过少。

 

  三、企业技术创新确有实效,投入回报显著

 

  2002年科技统计年报资料显示,有创新活动的企业(创新企业)与没有创新活动的企业(无创新企业)相比,经济效益更好。

 

  1、从生产效率看,创新企业的人均销售收入是无创新企业的1.3倍,人均利润是无创新企业的6.8倍。从经济效益看,创新企业实现利税是无创新企业的9.7倍,销售利润率高出无创新企业的16倍左右(表1)。

 

  表1创新企业与无创新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对比

 

  单位:千元,%

 

 

人均销售收入

人均利润

实现利税

销售利润率

创新企业

160

27

6048480

26

无创新企业

119

4

624642

1.6

 

  就创新企业内部而言,创新企业实现新产品销售收入42.4亿元,而无创新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为0

 

  2、创新的高投入带来的是企业的高产出。我们就我市两个明星企业的科技投入及产出分析为例,就不难看出创新的高投入带来的高产出。虽然在整体上我市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活动力度不大,投入资金较少,但是,像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铝业河南分公司(即长城铝业公司)等我市明星企业,在科技活动、科技创新方面观念超前、投入力度很大,投入成效显著。

 

  2002年,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铝业河南分公司两家公司科技活动经费支出达2.4亿元,占全市科技活动经费5.02亿元的47.8%,科技经费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3.9%高于全市1.8%2.1个百分点。其成效是:2002年产品销售收入达60.9亿元,比上年的46.4亿元增长了31.3%,其中,新产品销售收入从2001年的10.2亿元增长到2002年的23.5亿元,增幅达13.3亿元,增长率为130.9%;专利申请43件,占全市专利申请数的64.2%,比上年增加34件。长铝公司上报的科技工作总结中这样写到:面对国内外铝行业激烈竞争的新形势,中铝股份坚定不移的走科技兴企之路,2002年重点安排的30项科技项目,总投资0.5亿元,已全部完成,实现科技增效0.2亿元,投资回报率远远大于30%”。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技术创新申报材料中说:近年来,宇通公司取得的优异成绩使科技兴企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平均每年以超过50%的幅度增长,连续8年突破企业历史纪录,拥有骄人的经营业绩。目前,公司已发展成为亚洲生产规模最大,工艺技术条件最先进的大中型客车生产企业,年产销8000辆整车和4000辆客车专用底盘,主打产品大、中型客车国内市场占有率20%左右,行业综合实力排名第一。由此可谓成效显著、成就卓著。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科技投入的回报是显著的,企业今后要增强的也恰恰应该是创新意识。那么,影响企业科技活动的原因又是什么呢?从我们对107家大中型工业企业的调查中可以看出:

 

  我们共设定了8个影响科技活动的原因,107家大中型工业企业可任选其中任何3种原因进行填报,在收回的报表中有75家单位进行了填报,32家单位未选任何原因。75家单位选择的影响科技活动的原因排序是这样的(见表2

 

2                 影响工业企业科技开发的原因

 

 原因

排序

选择企业数(家)

缺乏资金

1

50

科研条件不足

2

35

缺少专门的研究开发人员

3

34

投入的回报不确定

5

21

没有技术项目来源

4

25

不搞开发也能维持现有的市场份额

8

9

没有确立创新地位

7

14

其他

6

22

 

  由上表可见影响企业科技开发的原因主要为:1、企业缺乏资金,2、科研条件不足,3、缺少专门的研究人员。选择此三项的企业分别为50家,35家,34家。占75家单位的66.7%46.7%45.3%。为此,建议:

 

  1、加大政府科技资金的投入力度,支持企业科技开发活动。2002年,我市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开发经费筹集额共4.4亿元,其中,企业自筹资金4.2亿元,占整个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开发经费筹集额的95.5%;来自政府部门的资金为873万元,占整个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开发经费筹集额的2%,由此可见,政府部门对企业的科技投入是非常低的,应增加投入。

 

  2、增强企业家的技术创新意识,改变企业信息闭塞状态、合理选择企业技术创新战略和技术创新目标、加强产学研合作以改善技术创新费用的支出结构及技术创新深度。据年报资料显示,2002年,我市科技经费外部支出达1586万元,只占全部科技活动经费支出的3.2%,其中,外部支出中对研究机构高等院校的支出1119万元,比上年下降了61.98%。因此,企业要加强产学研合作,要善于借助外力来弥补自身技术能力的不足。

 

                                                                                    二〇〇三年五月五日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