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询间隔10秒
前三季度郑州市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4.6%
来源:本站原创  时间:2005-10-25 00:00  

2005年前三季度,我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74亿元,同比增长14.6%。从各季的增幅看,一季度增长14.8%,二季度增长15.0%,三季度增长14.1%

 

一、    市场总体情况

 

1、消费品市场继续保持了自去年以来的较快增长势头。今年1—9月份,我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474亿元,同比增长14.6%,增速略低于2004年,但仍为2000年以来第二个快速增长时期。消费品零售总额占全省的比重由2004年末的19.9%上升到20.7%,提高了0.8个百分点。

2、城乡之间的增长差距有所缓和。元至9月份,城市消费品市场实现零售额329.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5.3 %,县及县以下农村市场实现零售额144.2亿元,同比增长13.2% 。城乡之间的增幅差距为2.1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减少0.1个百分点。

3、消费品市场中不同行业之间的增长差距有明显改善。从行业结构来看,批零贸易业和餐饮业是消费品市场增长的主要带动力量。从增长情况来看,批零贸易业、餐饮业和其他行业消费品零售额分别同比增长14.0%、23.0%和-2.8%。其中批零贸易业和餐饮业的增长差距为9个百分点,与上年21.7个百分点的增长差距相比,消费品市场中行业间的增长差距有明显改善。

4、贸易业企业销售快速增长。随着零售市场开放力度的不断加大和社会购买力的增加,贸易业企业零售额所占市场份额不断扩大。1—9月份,全市贸易业企业零售额为170.8亿元,同比增长30.1%。其中限额以上贸易业零售额为132亿元,同比增长31.1%,增速高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5个百分点,所占比重由上年同期的24.4%提高到27.8%,拉动全市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6个百分点,对零售额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1.7%。

 

二、当前促进与制约我市消费品市场发展的有利与不利因素

 

促进我市消费品市场发展的有利条件表现在:一是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居民对预期消费水平提高的信心将继续增强。二是超市、连锁店等新兴业态的引进及外资零售企业入驻步伐加快,使流通领域焕发出新的生机,消费品市场运行质量将进一步提高。三是城乡居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对消费增长将产生积极的作用。四是加入WTO后国内外社会经济交往活动大量增加,我市商务会展活动逐步增多,将有力拉动全市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从而促进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

但也存在一些不利因素。一是在居民收入增长有限的情况下,消费支出多元化使购买力分流,以吃穿用为主要部分的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增长速度会受到抑制。二是居民即期消费需求较弱,储蓄对多数居民仍具有一定的刚性,消费升级的积累时间还将继续。三是目前市场上的部分消费亮点仍是局部性的消费热点,能支持经济增长的新的消费热点并未有效形成。四是农民收入较低及农村消费环境较差的现实短期内不会有大的改变,农村市场要从根本上启动,尚待时日。

 

三、根据收入差异,分层引导消费

 

2004年我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9364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4183元,城乡收入比由2000年的21上升为2.21。城镇居民中,按相对收入分的高、中、低收入的家庭(按住户调查总样本量中可支配收入高10%、中间20%以及低10%居民家庭调查资料确定)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21250.61元、7923.49元和4609.62元,收入比由2000年的2.791.671上升为4.611.721从居民的收入差异看,我市的消费结构目前可大致可分为高收入阶层、工薪阶层、低收入阶层和农村居民四个层次。由于居民消费存在不均衡的特征,要促进居民消费,除了增加收入、缩小收入差距之外,还应不同消费群体的特点,制定分层引导的消费政策,并调节收入分配关系,以达到刺激消费增长的目标。

首先,针对目前高收入阶层的消费升级,主要集中在旺盛的住房和汽车需求上。一方面积极开发生产迎合高收入群体消费需求的产品品种,另一方面,相关部门应制定适当的消费政策,使更多潜在的需求转化为现实的购买力,其中降低消费门槛,清理汽车、住房中的各种不合理收费也很重要。
    第二,对于工薪阶层而言,有关部门在加大引导经济适用房建设的同时,应进一步完善住房信贷政策,放宽购房贷款范围、额度、利率和首付比例,并加大对教育、医疗体系的投入。

第三,低收入阶层由于收入水平的限制,面对想要达到的消费目标缺乏相应的购买能力。政府应扩大保障范围和提高保障水平,并为低收入群体创造就业机会,帮助低收入群体提高就业能力。

与此同时,农村居民也同样面临消费升级,但与城镇居民相比,还处于从生活必需品向中低档耐用消费品进行升级阶段。因此应统筹城乡发展,积极改善农村的消费环境,通过鼓励生产企业研究农村市场,开发农村市场。

 

 

 

 

                                                                二〇〇五年十月二十五日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