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况
2005年1—7月份,郑州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2.9%,比上年同期上涨2.9%。从构成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八大类看,食品价格指数为104.0%,烟酒及用品价格指数为101.2%,衣着类价格指数为100.2%,家庭设备及维修服务价格指数为99.1%,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价格指数为97.7%,交通和通讯价格指数为99.6%,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价格指数为108.6%,居住类价格指数为106.9%。
二、因素分析
(一)从1—7月份的价格指数走势上看,1—7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分别为:1.4%、4.0%、3.1%、2.9%、3.4%、2.7%和 3.1%。
1月份涨幅最小,2月份最高为4.0%,3月份、4月份出现回落,5月份有所反弹,6月份出现回落。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据分析有以下原因:1、受节日月份的影响。2004年春节在元月份,使得价格增幅较高,而2005年春节在2月份,形成今年元月份价格指数为101.4%,随着2月份春节的到来,市场物价有所上升,达到104.0%。春节结束后,价格开始回落。2、政策性因素。在居民价格指数回落的同时,我市的自来水价格从2005年4月1日起开始调价,居民生活用水价格由原来的1.80元/吨涨到2.25元/吨,其他行业的水价也有大幅提高。受水价调高的影响,一些相关行业,如健身房、游泳馆等门票也相继涨价,造成了5月份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反弹,达到103.4%。3、另外,我市从7月1日起全面开征南水北调工程基金(资金),城市公共供水水资源费征收标准:居民生活用水每立方米0.15元,同期比上涨33.3%,影响总指数0.3个百分点。
(二)服务项目价格指数和消费品价格指数的上涨,共同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上涨。2005年1—7月份,郑州市的服务项目价格指数为106.6%,同比上涨6.6%,影响总指数上涨1.46个百分点。消费品价格指数为101.9%,同比上涨1.9%,影响总指数上涨1.57个百分点。
(三)从构成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的八大类看,有升有降,但升多于降。按影响总指数的程度排序,依次为,1、食品上涨4.0%,影响总指数上涨1.37个百分点;2、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上涨8.6%,影响总指数上涨1.03个百分点;3、居住上涨6.9%,影响总指数上涨0.86个百分点;4、烟酒及用品上涨1.2% ,影响总指数上涨0.05个百分点;5、衣着上涨0.2%,影响总指数上涨0.02个百分点;6、交通和通讯下降0.4%,影响总指数下降0.03个百分点;7、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下降0.9%,影响总指数下降0.07个百分点;8、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下降2.3%,影响总指数下降0.24个百分点。
从上述资料看,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的主要因素是,食品和娱乐文化用品及服务价格的上涨。在食品类中,粮食上涨2.8%,淀粉及薯类上涨5.7%,干豆类及豆制品上涨1.9%,肉禽及其制品上涨10.0%,蛋类上涨11.4%,菜上涨4.4%。肉禽及其制品和蛋类价格的上涨是影响食品类上涨的主要原因。在娱乐文化用品及服务中,涨幅居前两位的是教育费和旅游及外出,分别上涨了16.7%和3.2%,其中教育费的上涨是影响总水平上涨的又一个较大原因。
影响全市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价格水平上升的主要因素是:义务教育杂费和其它教育杂费分别同比上升34.2%和12.5%。义务教育杂费价格自2004年秋季新学年开学,在我省举办的普通小学和普通初中推行“一费制”收费办法(“一费制”是指在严格核定杂费、课本费和作业本费的基础上,按学期一次性统一向学生收取的费用)。“一费制”收费办法实施后,初中杂费由每学期70元调整到90元,小学杂费由每学期50元调整到70元。“一费制”的实施虽然整体上不增加家长负担,但导致统计口径义务教育杂费价格水平上升,这一影响因素将持续到今年9月份。
(四)居住类价格上涨6.9%,影响总水平上涨0.87个百分点。影响1-7月份居住类价格水平上升的主要因素是房屋贷款利率和维护修理费用分别同比上升7.6%和5.4%,水和电价格分别上升15.5%和4.4%。从今年5月1日起,我市城乡居民生活用电从0.51元/度,上调到0.56元/度。
(五)周边城市指数对比
| 郑州 | 石家庄 | 武汉 | 西安 | 合肥 | 济南 |
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 | 102.9 | 102.3 | 102.5 | 100.0 | 101.2 | 101.2 |
一、食品 | 104.0 | 104.1 | 105.3 | 99.2 | 103.0 | 103.4 |
二、烟酒及用品 | 101.2 | 99.4 | 101.0 | 99.1 | 99.3 | 101.2 |
三、衣着 | 100.2 | 99.8 | 100.1 | 98.5 | 100.6 | 99.2 |
四、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 | 99.1 | 99.1 | 96.4 | 100.0 | 97.6 | 100.3 |
五、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 | 97.7 | 100.5 | 97.2 | 98.3 | 98.7 | 100.6 |
六、交通和通讯 | 99.6 | 98.1 | 100.0 | 97.0 | 98.1 | 98.8 |
七、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 | 108.6 | 103.4 | 102.1 | 98.3 | 96.5 | 99.1 |
八、居住 | 106.9 | 104.6 | 105.6 | 106.5 | 107.4 | 103.5 |
以上资料显示,我市消费价格指数与周边城市相比略有偏高,其主要原因是,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上涨8.6%,影响总指数上涨1.03个百分点,其中:义务教育杂费和其它教育杂费分别同比上升34.2%和12.5%,影响总指数0.74和0.32个百分点。到9月份教育杂费后翘因素将消失。另外副食也高于西安、合肥、济南等市。
从今年8月份开始,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继续回落,8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2.1%,比上年同期上涨2.1%,是2月份以来的最低点。
从构成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八大类看,8月份食品价格指数为101.5%,烟酒及用品价格指数为100.5%,衣着类价格指数为100.0%,家庭设备及维修服务价格指数为100.2%,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价格指数为94.9%,交通和通讯价格指数为100.4%,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价格指数为108.1%,居住类价格指数为108.4%。
三、指数走势
后4个月我市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较前几个月相比将会有所下降,但幅度不会太大。预计2005年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将在103.0%左右。
四、措施建议
1、政府职能部门严密监视市场价格变化情况,严防出现突发事件。
2、今后几个月尽量减少出台收费价格政策、措施。
3、加强市场供应和管理,杜绝欺行霸市和哄抬物价现象,保证市场价格秩序稳定。
二○○五年九月十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