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询间隔10秒
半年盘点 郑州市宏观经济运行既快又好
来源:本站原创  时间:2006-07-26 00:00  

  上半年,郑州市宏观经济保持了既快又好的发展态势。经济增长率在快速平台上持续稳定发展,宏观经济运行质量进一步提高。良好的开端,为“十一五” 起好步和实现全市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上半年经济运行的特点

  (一)经济增长率在快速增长的平台上稳步发展。初步核算,上半年,全市生产总值实现900.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15.9%,高于全国10.9%、全省13.9%平均水平。从总供给来看,第二产业率先增长。上半年,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31.7亿元,增长6.6%,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456.4亿元,增长19.2%,第三产业增加值实现增加值412.7亿元,增长13.3 %;从所有制经济结构来看,非公有制经济成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上半年,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完成增加值47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7.5%,比全市平均经济增长率高1.6个百分点,占GDP的比重达52.8%;从区域经济来看,县域经济增长快。上半年,县域经济完成GDP467.6亿元,同比增长16.8%,快于全市平均经济增长率0.9个百分点。

  (二)宏观经济运行质量进一步提高。从宏观效益来看,财政收入的增长率快于经济增长率。上半年,全市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03.7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名义增长率(现价增长速度)为42.6%,实际增长率(剔除价格因素)为38.1%左右,分别高于全市经济增长率22.4个百分点和22.2个百分点;地方财政收入与全市生产总值之比达到11.5:100,与上年相比提高2.5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173元,增长11.6%,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3329元,增长22.4%。

  (三)消费、投资、出口“三驾马车”齐头并进。从总需求来看,国内需求仍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上半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完成405亿元,同比增长16.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60亿元,同比增长40.8%,其中城镇投资完成33.8亿元,同比增长40.2%;直接出口(含省直)65302万美元,增长27%。消费、投资、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40.8%、54%、5.2%。

  (四)微观经济活力进一步增强。二季度企业生产景气指数为137.07,同比提高6.98点;企业家信心指数142.06,同比提高9.66点,企业生产景气指数和企业家信心指数双双创新高。

  二、进一步加快发展的有利条件和机遇

  展望下半年,我们认为上半年郑州经济呈现出的生产快速增长、质量显著提高、居民收入进一步增加的显著特征将得以延续,其快速健康发展有以下三个有利条件和机遇:1、上半年的良好开端为全年全市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上半年经济运行的四个特点看,我们有充分的理由判断,当前我市经济形势总体上表现良好,去年以来呈现出的生产快速增长、质量显著提高、投资持续增长的显著特征得以延续,并呈显出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进一步加快之态势;2、中央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大战略的加快实施,为郑州加快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也必将推动郑州更快发展;3、市委八届十次全体会议的召开,为全面和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理清了思路,指明了方向,明确了重点,提出了目标。全市各行各业、各县(市)区、各部门必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结合实际,采取措施,加快发展。

  三、进一步加快发展的措施

  (一)保持投资快速增长,进一步提高消费力。扩大内需和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以保证国民经济的适度快速增长,已成为全党全国各界的共识。从近几年来扩大内需的实践经验来看,仅仅依靠扩大投资需求还不足以有效拉动宏观经济增长,而必须实行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的双向启动。郑州作为新兴城市,做强做大郑州,奋力实现郑州崛起。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大外延扩张的力度。目前,投资虽然是郑州经济增长的第一拉动力,但投资率还不高,“十五”时期郑州投资率为42%,低于全国45%的平均水平,在全国省会城市中处于下游水平。因此,从短时期来看,进一步加大投资力度,优化投资结构,保持较高的增速对郑州实现跨越式发展是十分必要的。从长期来看,只有启动消费需求才能真正最终启动内需,实现国民经济的良性增长。市场经济是以消费需求决定和带动生产的,如何满足即期消费需求、开发潜在消费需求、创造未来消费需求,是市场经济能够不断发展的动力所在。特别是资本扩张已经长期维持高增长水平,当资本扩张到一定程度后,继续以此为主推动经济增长存在一定的难度。经对未来15年全市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趋势的预测,投资、消费对经济的贡献作用将发生变化。投资对经济的贡献作用,到2010年前,仍然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但是从整体趋势上看,居民收入将有所增加、消费环境不断改善、城乡差距不断缩小,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势头会有所减弱,将从现在的60%左右下降到35%左右;而与此相对应的是消费需求对经济的拉动将会明显增加,平均贡献率将上升至60%以上。扩大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重点要提高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进一步增强城乡居民特别是农民和城市低收入层的消费能力。郑州城乡居民收入水平还比较低,城乡居民之间收入的差异还比较大。2005年,郑州市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16694元,还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与沿海城市和副省级城市相比差距更大;城乡居民收入比: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为1.925:1,到2005年,城乡居民收入比扩大到2.229:1;因此,增加收入,大幅度提高城乡居民的购买力是当务之急;其次要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更新消费理念。稳固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健全经济秩序和法律法纪,强化税收杠杆的调节功能,缩小收入差距。大力倡导消费信贷,健全个人信用制度,简化审批手续,降低交易成本,扩大消费对象,延长贷款偿还年限,改善服务水平,努力形成规范的信用消费市场。再次要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培育新的消费群体。积极推进小城镇建设,统一布局,科学规划,引导乡镇企业合理集聚。消除户籍壁垒,推动农民进入小城镇,逐步建立适合小城镇发展的住房、医疗、就业、教育和社会保障制度。通过居住环境和生活习惯的改变,提升和扩大居民消费需求。

  (二)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目前,在郑州经济总量中,县域经济占据半壁江山,进一步扩张县域经济,为郑州实现跨越式发展给予强力支撑。第一,要拉高坐标,瞄准全国百强县、五十强县挺进。郑州市辖的六个县(市)的综合经济实力均位居全省前列,其中巩义、新密、荥阳、新郑、登封五市位居全省前十强,但在全国百强县中只有巩义市榜上有名。因此,要跳出河南走向全国,拉高坐标,瞄准目标,找准主攻方向和突破口,实现跨越式发展,巩义市向全国五十强挺进,登封、新密、新郑、荥阳向全国百强县冲刺,中牟县向全省二十强县冲击;第二,优化工业经济结构,转变工业经济增长方式,变粗放为集约经济增长模式,进一步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水平;第三,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构筑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保持可持续发展。

  (三)进一步加快服务业的发展。上半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达到412.7亿元,占全市GDP的45.8%,服务业在全市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提升郑州经济总量, 要从“非此即彼”的片面发展观念中走出来,加快经济增长要靠二、三产业双轮驱动。目前,要进一步加快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第一,要整合现有的旅游、物流、会展、信息、文化等产业资源,用信息化进行改造和提升、培育、扶持各行业龙头企业,使其产业链条变粗拉长;第二,要进一步理顺旅游和会展、文化产业之间相互促进、相互依存的关系,使其发挥整体效能,产生最大效益;第三,要强化对运输邮电、商贸流通等传统服务业的改造提升。交通运输及邮电通信业、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这两大传统行业在我市服务业中占主导地位,对国民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要在稳步发展这两大支柱产业的同时,加快升级改造的步伐;第四,积极培育和发展郑州区域性金融中心,充分发挥金融保险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杠杆和支撑作用,使之成为经济发展和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第五,规范发展房地产业,进一步开拓和搞活房地产市场,使房地产业真正成为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第六,推进信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和文化产业的快速成长,提升城市品位;第七,提升农村服务业总量。2006年,县域经济服务业占其经济总量的比重仅占27.1%,远低于全市43.1%的平均水平,更低于市区61.9%的水平,因此,要实施重点突破。突破口要以建设小城镇和社会主义新农村为载体,以围绕 “三农”服务为中心,为乡镇企业服务为重点,既要送服务到乡村,更要多“筑巢”、多“引凤”住乡村。

  (四)加强宏观监测和调控,保持经济良好的发展势头。2006年是 “十一五”计划的开局年。因此,2006年的发展极为重要,也倍加关注。金融部门应继续以支持经济发展为主题,积极调整结构,保持信贷增量投放的持续性和稳定性,用好用足信贷政策,注意保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有市场、有效益的企业对资金的正常需求;各级党委、政府以及综合经济部门要密切关注经济走向及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中一些不确定因素对我市经济运行的影响,尤其是在国家加强宏观调控的大背景下,对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变化,要保持清醒的认识,认真研究制定积极有效的措施,实事求是地妥善解决经济运行中的问题,加强经济运行监测分析和预警预测,防止经济运行大起大落,把各方面加快发展的积极性保护好、引导好、发挥好;同时,建立督查考核机制,统一思想,明确任务,提出目标,确定主攻方向,把目标分解到单位,把任务落实到人,加强跟踪监测和督查考核,狠抓落实,运用激励机制,有效地调动各级领导和企业家干事创业,加快发展的积极性,努力实现经济更快更好的发展。

  四、全年全市经济增长预计

  只要我们牢牢抓住今年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和机遇,采取有效措施,狠抓落实,展望全年,我们认为2006年郑州经济将是一个快速健康发展之年,初步预计,全年全市GDP总量将再上一个台阶,有望突破2000亿元大关,增长率达到16%左右。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