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询间隔10秒
郑州市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来源:本站原创  时间:2007-10-15 00:00  

党的“十六”大召开以来,郑州市委、市政府积极贯彻落实党的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努力促进社会与经济的全面协调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

一、科技综合实力明显增强,科学研究硕果累累

五年来,科技第一生产力的思想,比以往任何时候更为深入人心;科技创新体系框架基本确立,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日益提高;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日渐凸显,科技工作地位和作用大幅度提升并得到了充分体现;科技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引领、支撑、辐射和服务作用正在迅速强化;高新技术产业健康发展。

高新技术产业健康发展。2006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累计达939家,约占全省的44%,比2002年底的441家增加了498家;高新技术产品1721项,占全省的38%,是2002年的2.05倍;实现高新技术工业总产值745.8亿元,比2002年增长361.2%,平均每年递增46.5%;实现高新技术工业增加值241.9亿元,比2002年增长401.9%,平均每年递增49.7%;高新技术工业增加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33.5%,比2002年提高了13.2个百分点。

科技综合实力显著提高。近年来,市政府不断加大对科技的投入。2006年,全市地方财政科技投入28302万元,比2002年增长136%;市本级科技三项费投入11373万元,比2002年增长241%(详见表1)。目前,全市已拥有市级以上科研机构 200余家,在郑两院院士9名,受聘客座两院院士16名,国家“863”计划转化基地 1个,国家级星火技术密集区1个,国家级高新技术创业孵化中心3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个,省、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2个,省、市级重点实验室33个,国家级、省级企业技术中心50余个。

1                  2002-2006年度市财政科技投入一览表         单位:万元

年度

地方财政科技投入(全市)

较上年增长(%

市本级科技三项费

较上年增长(%

2002

11989

11.5

3331

15.6

2003

15863

32.3

6949

108

2004

18774

18.4

6653

-4.3

2005

23591

25.6

8467

27.3

2006

28302

19.9

11373

34.4

科学研究成果显著,科技市场繁荣。2006年郑州市组织实施科技项目509项,比2002年增长了67%,其中省级以上项目202项,市级项目307项。全年共完成重大科技成果119项,其中基础理论成果9项,应用技术成果96,软科学成果14项。全年专利申请量达到3361件,授权量1526件,分别是2002年的2.78倍和1.66倍。全年共签订各类技术合同3025份,实现技术交易金额达20.8亿元,分别是2002年的1.79倍和4.3倍。

二、教育改革不断深化,教育事业稳定发展

五年来,是郑州市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时期。郑州市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努力提高教育质量,全面实行城乡九年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全市各级各类教育事业呈现出持续、快速、协调发展的态势。

教育经费投入不断增加,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十六”大以来,通过各级政府、教育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郑州市教育经费投入连年增加,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2006年,全市共投入教育经费328465.7万元,比2002年增长76.2%,平均每年递增15.2%(见图1所示)。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2002年以来,全市中小学校的软硬件设施逐步健全,学校教学环境得到较大改善,校舍面积不断增加。2006年全市中初等教育校舍建筑面积1156.19万平方米,比2002年的850.18万平方米增加306.01万平方米,增长36%。平均每个中学生生均校舍建筑面积由2002年的7.6平方米提高到10.2平方米,平均每个小学生生均校舍建筑面积由2002年的4.81平方米提高到6.02平方米2006年全市中初等学校藏书2703.25万册,比2002年的2473.36万册增加229.89万册,增长9.3%。其中,普通中学1003.95万册,比2002年增长5.4%,生均21.37册,比2002年增加3.48册;普通小学1078.04万册,生均21.91册,比2002年增加2.22册。

 

      1       2002-2006年郑州市教育经费支出趋势图

高等教育规模继续扩大,在校大学生人数逐年增长。2006年末全市普通高校39(不含成人高校),比2002年增加了7所;招生17.79万人,在校学生48.40万人,毕业生人数为9.44万人,分别是2002年的2.41倍、2.26倍和3.0倍。在普通高等教育发展的同时,研究生教育也取得了巨大成就。2006年全市共有研究生培养单位11,2002年增加了2处;招生4572人,在校研究生11911人,毕业2358人,分别是2002年的2.7倍、3.0倍和4.1倍。高等教育的迅速增长,为广大学子提供了深造的场所,更重要的是为郑州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培养了大批的专业人才。

基础教育全面普及,高中教育明显加强。一直以来,全市各级政府始终把加强基础教育、改善教学条件,提高全市少年儿童受教育水平作为重点工作来抓。2006年,全市小学适龄儿童净入学率、初中学生毛入学率已分别达到100%125.99%;小学五年巩固率、初中三年巩固率也分别达到了105.85%95.9%,男女生入学率和巩固率基本持平,男女生受教育程度均等,九年义务教育已全面普及。2006年,全市高中学生毛入学率为80.60%,比2002年提高了2.1个百分点,郑州市区已基本普及了高中阶段教育。全年普通高中招生59401人,在校生172525人,毕业生41302人,分别比2002年增长45.7%74.0%46.4%

教师队伍稳定,专任教师素质进一步提高。2006年,全市各级各类教职工人数已发展到139419人,其中专任教师103262人,分别比2002年增加了21833人和16732人,增长18.6%19.3%反映教师素质的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进一步提高,普通高中91.5%,比2002年提高10个百分点;普通初中97.72%,比2002年提高了6.1个百分点;小学99.82%,比2002年提高了1.01个百分点;普通初中专任教师本科以上的比率为40.58%,小学专任教师专科以上比率为74.59%,分别比2002年提高了18个和35.83个百分点。

三、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日益繁荣

文化艺术,养人心志,育人情操。“十六”大以来,全市的文化艺术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中原文化之花绚丽绽放,人们的精神世界得到极大地丰富,文化市场空前繁荣。

五年来,全市的文化产品市场繁茂,文化产业已成为全市经济新的增长点。据近两年来统计数据显示,郑州市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82.6亿元,比2005年增长2.2%(现价速度),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4.1%,高于全省近1个百分点,文化产业从业人员16.8万人,比2005年增长20.8%,占全市全部从业人员的比重为4.1%,占全省文化产业人员的比重为13.6%2006城镇居民人均文化娱乐用品支出258.39元,高于2002200.9257.47元,增速28.6%

文化基础设施和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2006年全市拥有艺术表演场馆13个,四年来共演出105790场,观众达795万人次;艺术表演团体19个,比2002年增加1个,艺术表演团体从业人员1414人,四年来共组织演出11551场;群众艺术馆、文化馆14个,四年来共举办展览258次,组织文艺活动1864次。公共图书馆8个,年末总藏量

407.9万册,比2002年增加59.6万册,全年书刊借阅94.2万册次。

艺术创作和生产成果丰硕。郑州特有的文化艺术资源,创作出许多与时俱进具有时代意义的优秀作品。大型原创舞剧《风中少林》荣获第五届“荷花奖”金奖,大型现代豫剧《嵩山长霞》在国内巡回演出,引起了强烈社会反响。《白蛇传》、《曹公外传》、《啼笑皆非》以及杂技《柔术》、《大飞人》等剧目荣获各类奖项,并取得良好市场效益。做好农村数字电影试点工作,制定了涵盖全市110个乡镇、2254个行政村的《郑州市农村电影改革发展试点工作布点方案》,仅2006年送电影进厂、社区、工地400场,下农村200场,全面实施“2131”工程,极大地丰富了广大市民的文化生活。

社会文化日益活跃。郑州市市民自娱自乐的文化形式多样,比如广场文化、社区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等都呈现了百花齐放的良好发展态势。同时,坚持以人为本,加强社会文化工作,丰富活跃城乡群众文化生活。从2005年“五一”起,在全国率先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古荥冶铁遗址、大河村遗址博物馆、城隍庙、郑州美术馆、博物馆等公益文化场馆。

广播影视事业日新月异。2006年底,郑州市现有中短波转播发射台1座,电视转播台10座,广播电台公共节目17套,电视公共节目22套,电影发行业单位13个。有线电视用户达116万多户,比2002年增加33万户,广播电视人口混合覆盖率已达到98%以上,基本形成了覆盖全市城乡的广播电视传播网络,为全市城乡人民群众收听收看新闻时事,了解经济信息,享受精神文化生活奠定了基础。

四、卫生事业不断发展,城乡居民健康状况持续改善

五年来,全市大力发展卫生事业,加强卫生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整合卫生资源,不断提高城乡人民的卫生保健水平,有效防止了各类传染病的流行和公共卫生事件发生。

卫生事业经费投入增加,服务能力增强。2006年全市财政一般预算支出中医疗卫生支出为72940万元,是2002年的2.46倍(见图2)。卫生事业经费投入增加,医疗卫生条件不断改善,医疗卫生基础水平提高,卫生事业得到了较快发展。截止2006年末,全市卫生机构1765个,床位31827张,分别是2002年的2.431.19倍。卫生技术人员37795人,比2002年增长24%,平均每万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由2002年的44.6人增加到52.2人,每万人拥有医院床位数由2002年的40.1张增加到43.9张。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增强。2006年医疗机构总诊疗人次1880.59万人,入院人数67.02万人,出院人数66.83万人,分别比2002年增长了20%48%49%

 

2     2002-2006年郑州市医疗卫生经费支出趋势图

积极推行农村新型医疗合作制度。200691,郑州率先在全国省会城市全面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提前4年实现国家提出的到2010年新农合全覆盖目标。截止到2006年年底,全市参合农民363万人,参合率90.75%,有255万农民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受益,共得到医疗费用补偿9807万元。农村医疗费用负担减轻,看病难、吃药贵和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有所缓解。

卫生防疫工作不断加强,人民健康水平明显提高。全市五个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国债建设项目已全部投入使用。市财政投资9200万元的市疾病控制中心整体迁建项目正在加紧进行。全市132家县级以上医疗机构、94个乡镇卫生院实行了传染病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计划免疫持续保持高水平。2006年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百白破、麻疹、乙肝疫苗接种率均在99%以上。人均期望寿命有所提高,婴儿死亡率由2002年的13.7‰降至20069.3‰,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由200215.78‰降至200610.91,孕产妇死亡率由200242.31/10万降至200638.8/10万。

五、体育事业蓬勃发展

五年来,全市体育事业蓬勃发展,以扩大体育人口、增强人民体质为根本任务,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了不同人群、不同年龄、形式多样的群众体育健身活动。

群众健身活动非富多彩。近几年来,全市的全民健身活动丰富多彩,让人目不暇接。仅2006年就举办全民健身活动182次,其中1000人以上的活动37次。以假日体育为重点的群众体育活动,更是受到广大市民的欢迎和好评,增强了体育的吸引力和凝聚力。2006年郑州市元旦长跑活动,有1.5万多市民参加;第三届百万妇女健身活动展示大赛,有50个代表团2144人参加。

竞技体育成绩显著。2003-2006年,全市运动员参加各级大赛,共获世界冠军32枚、亚洲冠军17枚、全国冠军208枚。在多哈举行的第十五届亚动会上,全市射击运动员王楠、张冰,游泳运动员王丹,网球运动员孙甜甜等4个参加,共获得3枚金牌。在河南省第十届运动会上,全市代表团有665名运动员组成,参加全部23个大项的比赛,共获175枚金牌、103枚银牌、64枚铜牌。奖牌总数和团体总分均高居各代表团之首,继续保持在全省的绝对领先地位。

体育设施不断完善。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郑州市的群众体育设施不断增加,健身环境与物质条件逐步改善。截止2006年末,全市体育系统体育场馆212个,场地面积62万平方米,其中席位5000人以上体育场7个;全民健康工程311个,场地面积20万平方米;全民健康晨晚练点657个,国民体质监测点3个。郑州市政府于2005年开始,三年投资1000万元在市内六区新建150个大型健身园及健身路径,以满足群众健身的需要。郑州市奥林匹克体育公园建设方案已得到批准,各项前期工作正在积极开展。

六、环境保护成效显著

五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环境优化经济增长”的环境管理模式,采取有力措施,不断加大投入,使全市的环境保护事业取得较大进展。

环境法制建设逐步完善,环境保护力度进一步加大。《郑州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于2005111实施;《郑州市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办法》于2006121日起施行。大力推广节能降耗,积极推进循环经济。重点抓了煤、电、铝、建材等高耗能行业节能和技术改造;加快发展城市公交、汽车改用清洁能源步伐,在全市推广了乙醇汽油;还采取了节水、耕地保护以及煤矿瓦斯、煤层气等资源回收和综合利用措施。目前,郑州市正在制订郑州市资源综合利用的地方性法规。

工业污染治理工作取得新成效。通过开展专项治理活动,整治违法排污企业,解决了一大批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2006年全市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97.18%,比2002年提高了2.35个百分点;工业二氧化硫、工业粉尘排放达标率比2002年分别提高了1.63个百分点;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66.37%,比2002年高出3个百分点。

城市的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城市污水处理厂由2002年的4座增加到2006年的9座,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64.3%,比2002年提高16.8个百分点;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5.1%,比2002年提高3个百分点,人均公共绿地面积8.66平方米,比2002年提高3.37平方米,已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城区空气质量达到一、二级标准的天数为306天,比2002年的224天增加82天,达到全年总天数的83.8%;不断加强对建筑施工、工业生产和社会生活噪声的监督管理,控制交通噪声污染,城市噪声污染得到控制,噪声达标区覆盖率达到80%2002年起,停止审批新建10蒸吨以下燃煤锅炉,市区累计取缔、拆除、改制燃煤锅炉3000多台,烟尘控制区覆盖率达到100%

七、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

城乡低保制度进一步完善。全市2003101实行农村特困户救助制度;200571,农村特困户救助制度过渡为农村低保制度;2006制定实施《郑州市城市低保家庭收入核算办法》,建立评议制度,坚持“三榜公示”,促进了规范化管理。城市低保标准由2002年的每人每月180元提高到220元。农村低保标准由2005年的每人每月70-100元提高到80-110元。

社会福利事业稳步发展。2006年末全市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院床位为7.1千张,比2002年增加3.1千张,收养5.2千人;建立各种城镇社区服务设施408处,是2002年的4.9倍;全年销售福利彩票3.9亿元,是2002年的45.3倍;接受捐款1108万元,救助困难群众2万余人。

社会保障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更加完善。2006年末全市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08.37万人,比2002年增加17.54万人。参加医疗保险的人数56.32万人,是2002年的3.2倍。参加失业保险人数85.52万人,比2002年增加12.32万人。全市初步建立了养老、医疗等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反复修改完善,2006年制定了《郑州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办法(试行)》和《郑州市城镇居民补充医疗保险办法(试行)》,已经市人大常委会研究通过。

此外,全市加强普法教育,法制建设进一步健全,在“四五”普法期间(2001-2005),突出宣传新修改、新颁布的法律法规和WTO法律知识,维护社会稳定以及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规。仅2005年全市就有3万余名公务员、2000余名市管领导干部、200万余名青少年(含在校生)、10万余名企业管理人员接受了法律知识培训和考核,为全市的稳定发展奠定了基础。

“十六”大以来,全市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