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询间隔10秒
郑州城市建设步伐加快面貌明显改观
来源:本站原创  时间:2007-10-25 00:00  

——十六大以来郑州城市建设成就

 

近年来,郑州市的城市建设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要求,围绕把郑州建设成为“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交通通讯枢纽城市,全国一流的现代物流商贸城市,全国一流的文化生态型现代都市”的目标,深入落实规划建设郑东新区、保护改造中心城区、带动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建设“三头并举”的建设思路,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为载体和目标。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投资力度逐年加大,一批重大城市建设项目相继建成投入使用,较好的完成了中心城区综合整治及郑东新区开发建设的各项工作,完善了城市功能,提升了城市品位,改善了城市形象,优化了城市人居环境。

 

一、     郑州城市建设大发展

 

全市总面积7446.2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1013.3平方公里,郑州是国家命名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市和“双拥”模范城市。

 

五年来,郑州市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执行中央和省宏观调控政策措施,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全市经济保持了快速增长。城市建设力度加大,城市面貌明显改观。中心城区保护改造“三年一大变”目标基本完成,“四城联创”成效明显,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工作胜利完成,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已通过技术考核,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工作大多数考核指标已达标。郑东新区建设“三年出形象”目标基本实现。

 

十六大以来,郑州市经济社会发展跃上了一个新台阶,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经济增长速度逐年提高。在国家统计局评定的2005年度中国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城市中,郑州名列第23位,位次前移5位。城市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大幅增长,4年累计完成投资810亿元。建成区面积由2003年的212.4平方公里扩大到282平方公里,城镇化率由57%提高到60.2 %。经过五年的快速发展,我市在全省乃至中部地区的影响力和辐射力明显增强。

 

二、     城市建设力度加大,城市面貌明显改观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 “十六大”以来,郑州市在基础设施建设、基础产业投资方面也体现大手笔、大气势,并取得令人瞩目的成效。

 

五年来,按照城市化“高起点规划、高水平设计、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的原则,坚持加大中心城区保护改造力度,完善城市功能,优化人居环境。对城市全面进行综合治理。中心城区保护改造“三年一大变”目标基本完成。“四城联创”成效明显,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工作胜利完成,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已通过技术考核,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工作大多数考核指标已达标。

 

2001年加快城市化进程的“四个一”重点工程中,全长43.7公里、总投资15.83亿元的环城快速路建成通车;中原路铁路立交拓宽改造、嵩山南路、紫荆山南路立交、新郑路铁路立交建设,迎宾路、花园路、纬二路拓宽改造等工程竣工通车。完成投资1.1亿元,对市区71条(段)157公里道路路灯进行了改造。嵩淮、大石桥、商都等游园已建成开放。

 

2002年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完成了老城区保护改造总体概念性规划,以此为标志拉开了我市“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和高水平经营城市”的序幕。中原西路、紫荆山南路、郑花北路、德化街步行街等38条道路拓宽改造工程如期完工。坚持以人为本,全市各公园、广场免费开放,世纪游乐园建成开放。

 

2003年,制定了郑东新区“三年出形象,五年成规模”和中心城区“一年一小变,三年一大变”的规划。老城区改造步伐加大。郑州市专门成立12个综合指挥部对郑州市老城进行大力度改造。319条背街小巷改造,全市旱厕改造、路灯改造、景观道路拆迁改造,二七广场改造,出入市口改造,护栏改造,“三河一渠”综合治理,街头游园绿地建设,107国道综合改造及辅道建设,西南绕城高速等项目进展顺利,有力地拉动了我市固定资产投资的高速增长,促使了我市城市品位的大提升。桐柏路、货栈街道路拓宽改造工程已通车;东风渠、熊耳河截污综合治理工程基本完成。继续加大中心城区保护改造力度。本着“路平、灯明、水通、安全、卫生”的标准,全市改造了319条背街小巷。占地500平方米以上的小游园新建了71个。经过改造的二七广场景观焕然一新。黄河路、金水路、郑汴路、陇海铁路4座立交桥及主次干道的247 幢高层建筑夜景照明工程的实施,扮靓了郑州的夜色。城区快速路范围内及北环路、107国道等道路沿线的143个城中村通过综合整治,环境变得整洁卫生。通过拆除违章建筑,粉饰沿街立面,规范广告牌匾,航海路、中原路、紫荆山路等市区21条主干道的街景得到改观。对中央商业区二七广场和德化步行街进行了高标准、高档次工程改造。二七广场综合整治工程竣工,一个高品味、国内先进的廊桥连接商业的休闲广场呈现在市民面前,再现二七商圈的昔日繁华。

 

2004年熊耳河滨河公园建成开放,东风渠两岸景观改造,郑花路、西北环、科学大道整治绿化任务基本完成。城市建设成效显著,郑州更加“天蓝、水清、路阔、城美、草绿、花香”。

 

2005城市建设再上新台阶。中心城区保护改造力度加大,“三年一大变”目标基本实现。续建、新修南三环东段、新柳路等道路14条(段),西三环——化工路立交已建成通车,北三环——文化路立交等工程进展顺利,改造支路背街小巷121条,对全市红线宽20以上的道路全部进行了整治。城市居民生活环境进一步改善。

 

2006年城市建设工作紧紧围绕把省会“做大、做强、做优、做美”,建成“天蓝、地绿、水清、气爽、路畅、景美”的宜居城市的目标,着力在“建和管”上下功夫。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市政重点工程稳步推进;雨污水管网改造取得新的进展;垃圾处理厂的主体工程已经完工,污水处理升级改造工程启动;市容环卫设施装备水平进一步提升;污水处理厂的建设进展顺利;公用配套项目继续完善。郑开大道如期实现开通。郑汴一体化工作全面启动。新建、改造“村村通”道路600公里;金水路交通堵塞问题有所缓解,完成了金水路(未来路至中州大道)的拓宽改造,建立了巡、检、修一体化的长效管理和快速反应机制;城市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城区大气环境二级以上天数为306天。

 

精品街区整治工作取得明显效果。107国道综合整治黄河路立交至陇海铁路段实现通车。金水路东段改造工作已基本完成,中原路、花园路综合整治工作正在全面推进;省行政区综合整治第一批7条道路已经完工。

 

城市景观建设再添亮(靓)点。完成了花园路、中原路、未来路、紫荆山路等7条道路户外广告的拆除整治工作。紫荆山立交桥、河医立交桥、高阳桥“二龙戏珠”等夜景照明设施改造如期竣工并投入使用;成功举办了中国郑州国际城市雕塑艺术年首届国际雕塑精品展活动。

 

园林绿化工作上新台阶。中心城区新增绿地面积300.3万平方米,新建游园30,全市绿化覆盖率达35.1%

 

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建设全面启动。全市的数据建设基本完成,试点区系统建设成功运行;12319特服热线布线到位,初步具备开通条件。

 

积极改善城市人居环境。全年共创建示范社区17个,一类社区288个,一类小区2084个,示范单位40个,一类单位1490个,改善三类社区5个。

 

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工作取得重大进展。2006122123日,国家环保总局组织了专家对我市创模工作进行技术评估,并给予了高度评价。

 

2006年城市日供水能力达到116万立方米;城市居民燃气化率达91.2%;为确保市区交通畅通,着力发展大公交,市区主、次干道路路通公交,便利了居民出行。2006年末实有公交汽(电)车3312辆,比2002年增长63.4%;城市公交客运量达6.3亿人次,比2002年增长85.3%公园达到52个,城区绿化覆盖率为35.1%,人均公共绿地面积8.7平方米水冲式公厕912座。

 

五年来全市铺设供水管道总长748.4公里;铺设排水管道长度722.2公里新修、扩建道路405.6公里,道路面积1068.5万平方米;新增绿地944.7万平方米,。四年来中心城区面貌可以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城市形象明显改善,城市功能进一步增强:道路更畅通,市民出行更方便;环境更整洁,街景更美观,城市形象更加靓丽,城市环境更加和谐;夜景更美丽,实施的夜景照明工程使郑州之夜更展风彩。城市功能更完善,商城保护更完善。

 

加大城中村改造力度。目前,郑州市正在大规模地拆迁改造城中村,涉及三环以内及郑东新区145个城中村正在逐步改造。城中村改造工作取得新进展。2006年是我市城中村改造快速推进的一年,全市21个行政村、8个村民组、自然村进入改造行列。投资近9亿、40亿、45亿元的金水区西关虎屯村改造、金水区燕庄村、金水区白庙村改造全面启动,掀起了我市老城区保护改造新的高潮。

 

三、     郑东新区建设谱新篇

 

郑东新区建设“三年出形象”目标基本实现。坚持高起点做好郑东新区规划,严格落实,高标准建设。郑东新区通过国际招标,选出了世界一流的规划,并以此为基础,由国内外知名设计单位相继完成了十几项详细规划和专项规划。五年来,按照省、市有关要求,新区投入持续增长,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城市功能初步具备。截止2006年底,郑东新区累计完成投资351亿元,引进项目192个,开工项目166个。作为整个城市点睛之笔的CBD(中央商务区)正在建设的47栋高层中30栋已结顶或竣工,一个充满活力的新城已初展形象,三大标志性建筑中,投资22亿元的郑州国际会展中心建设已竣工投入使用,并通过国家“鲁班奖”验收;河南艺术中心主体工程已全部封顶;280M高的会展宾馆开工建设;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基本通车路段已达147174公里,东西运河、南北运河开挖工程竣工通航,开通了18条公交线路,绿化面积达700万平方米。重点区域建设进展顺利。中央商务区内、外环高层开工55栋,35栋主体结顶;龙湖南区入驻项目25个,22个开工建设;商住物流区入驻项目70个,61个开工建设。

 

景观建设靓点凸显。起步区的景观建设集中体现为四高。高水平,以中央商务区为代表的景观建设实行了国际招标,具有国际一流水平;高绿化率,整个起步区40%的土地用于景观建设;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高档次,中央商务区会展中心和中心湖喷泉及水幕电影达到国际一流水平;高品位,桥梁建设实现了一桥一景,公园景观体现了一园一主题,单体建筑展示了一楼一特色,会展中心、艺术中心、中心湖、中央商务区高层等群体又构筑了东区特有的城市建筑景观。目前,中央商务区各大公园和绿地建设基本结束,形象显现。整个起步区已累计完成景观绿化面积约700多万平方米,一个独具特色,景观优美的东区正逐步呈现在人们面前。

 

整个郑东新区的开发呈现出健康稳定持续的良好趋势,成为郑州城市建设及经济发展的一个热点和焦点。CBD等功能区建设初显规模,各项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一个特色鲜明、环境优美、功能完善的新城区初步展现。

 

四、     卫星城与小城镇建设和谐进步

 

近年来,一是积极完善中小城市及小城镇建设与发展规划。加强县域城镇规划。郑州市域城镇体系规划于1993年编制完成,规划确定了中心城、卫星城、中心镇、一般镇4级城镇网络和区域内重大基础设施。在整个县域城镇规划和建设方面,各县、市都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聘请国内外一流的规划计划专家对县、市做科学规划,取得了很多独具特色,起点较高的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成果。二是加强对小城镇的整体规划。按照全市小城镇的总体分布和产业特点,全力抓好“一区,两圈,三线,四点”。(“一区”即新郑机场空港区附近的5个乡镇。“两圈”指郑州市建成区周边的14个乡镇。“三线”指以产业链为发展链,按地理走向,将南线、中线和北线上的23个乡镇,依据不同产业优势,进行整合和联动。“四点”是指崔庙、涉村、鲁庄、黄店4个乡镇。)以现有这些区域内的重点镇为基础,发展乡镇企业和农村服务业,健全服务功能,改善人居环境,使重点镇实力不断增强,示范带动作用得到了较好发挥。三是做好专项资金安排及政策支持,在出台相关政策支持重点镇的发展和建设,每年市政府还拿出一千万的专项资金,支持小城镇建设,对重点镇进行重点扶持。小城镇建设工作以点带面,协调发展。

 

按照以点带面,突出重点的原则,对全市32个重点镇在资金上、政策上给予了倾斜。32个重点镇在产业发展,功能定位,基础设施建设上发展迅速,镇区面积由2005年的113平方公里增长到143.3平方公里,城镇化率由2005年的32.7%增加到44.3%;财政收入达到7.2亿元,同比增长34%,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31亿元,增长41%

 

五、     科学规划,和谐进步,推进郑州跨越式发展

 

今后要正确把握郑州市城建工作的规律性、技术性、阶段性工作特征,继续围绕“保护改造中心城区,开发建设郑东新区,带动卫星城和小城镇建设”的协调发展战略,全力推进行业发展,推进项目建设,深化城市管理年活动,加强科技创新和资源节约,为实现郑州跨越式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展望未来,按照省委、省政府在实施中部崛起、中原复兴战略中对郑州提出的“增强发展力、辐射力、带动力、创造力、影响力、凝聚力”和“提高创新度、开放度、和谐度、透明度”的要求。进一步做好郑州市城市发展战略研究,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强化与中原城市群其它城市的统筹发展,积极推进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努力在城镇化建设上探索新路子,为加快中原城市群建设、促进中原崛起做出应有的贡献。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