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询间隔10秒
2011年郑州市种植业生产情况
来源:农调队  时间:2012-03-07 00:00  

2011年,郑州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和农村工作会议精神,高度重视农业生产,认真落实国家强农惠农政策,不断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了农村经济的稳步发展,为郑州市“十二五”规划打下良好开端。

一、   粮食生产保持良好势头,产量实现9连增

2011年,郑州市粮食播种面积为363.4千公顷,比上年增加1.6千公顷,增长0.4%;粮食总产量为166.7万吨,比上年增长0.01%。全市粮食总产量实现了9连增。其中,夏粮播种面积176.0千公顷,比上年下降0.2%;产量为79.9万吨,比上年下降0.03%。秋粮播种面积187.4千公顷,比上年增长1.1%;产量为86.8万吨,比上年增长0.1%

(一)夏粮生产情况总体表现为一增一减一平

在播种面积减少的条件下实现了全市夏粮总产量与上年比接近平产,单产水平小幅提高。产量三要素表现为一增一减一平。即:亩成穗数增加,穗粒数减少,千粒重持平。

对夏粮生产的有利因素:一利是底墒充足, 20109月份有效降水141.3毫米,较常年同期75.1毫米多66.2毫米。良好的底墒使我市小麦播种基础明显好于往年,播种期适宜,缺苗断拢少,冬前苗情好。二利是小麦灌浆期普降喜雨,降水量15-30毫米,对小麦灌浆有利。 

不利因素:一是在于冬前积温偏高、冬季旱寒叠加,部分群体大的麦田叶片遭到不同程度冻害,特别是播量大、播种早的麦田冻害较重。二是在于冬春连旱,自小麦播种到起身期,连续140多天无有效降水,旱情从11月一直延续到2月中旬,全市最大受旱面积达190万亩。    

(二)秋粮播种面积稳步增加,品种、品质结构进一步优化 
  由于各项惠农政策,尤其是玉米、水稻良种补贴政策的落实,加上粮价的上升,郑州市秋粮种植面积稳步增加。2011年郑州市秋粮种植面积为187.4千公顷,比上年增加了1.9千公顷,增长1.1%。品质品种结构进一步优化,以郑单958、浚单20、先玉335、中科4号等为主的9个玉米主导品种占玉米种植面积的70%以上;全市优质专用玉米供种面积达到145万亩,占玉米种植面积的55%,比去年的135.7万亩,增加9.3万亩,增长6.9%;优质专用脱毒红薯面积等也占到种植面积的77% 
   
二、主要经济作物生产受市场影响有增有减

(一)油料、棉花播种面积减少,产量下降

2011年,郑州市油料总播种面积为51.8千公顷,比上年下降3%,总产量为18.6万吨,比上年下降2.3%;棉花播种面积为4.1千公顷,比上年下降12.3%,总产量为0.4万吨,比上年下降9.2% 。郑州市棉花生产由于受种植成本高、市场价格平稳、施肥管理复杂等因素影响,农民种植棉花积极性不高,导致棉花种植面积减少。  

(二)蔬菜生产稳步增长 

2011年,蔬菜总播种面积为77.2千公顷,比上年增长1.5%;蔬菜总产量达293.4万吨,比上年增长3.6%。郑州市蔬菜生产在上年趋于平稳的基础上,总量稳定增加,而内部结构更加优化。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膳食结构的改善,城乡居民对蔬菜的消费需求稳定增长,加之郑州市蔬菜生产更加注重质量和安全,并积极向无公害方向发展,市场竞争力日趋增强,比较效益好,为蔬菜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较为广阔的空间。 

三、种植业生产存在的现实问题

(一)粮食生产比较效益相对较低,与蔬菜、水果等经济作物相比较,粮食生产效益偏低。同时,由于粮食生产对地方财政贡献小,也制约了地方政府和农民发展粮食生产的积极性。

(二)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制约着全市现代农业发展的步伐,种植业生产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亟待加强。尽管郑州市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来保障农业生产,农业生产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但农业靠天吃饭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改观。

(三)狭小、分散的经营规模已成为粮食生产发展的瓶颈。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分散而狭小的经营规模已难以适应甚至制约和阻碍了粮食生产的发展。分散的农户经营不仅种植效益低下,抵御风险能力弱,而且不利于农业科技的推广与普及。

四、几点建议

(一)进一步加大财政支农惠农力度。继续加大直补数额,扩大良种补贴范围和增加农资补贴金额。

(二)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中低产田改造步伐,加大对农田培肥的补贴。积极发展旱作节水农业,建设旱涝保收、稳产高产农田,提高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建设完善科学有效的抗灾减灾预警机制,加强农情、灾情监测,最大限度减少灾害损失,实现农业长期稳定发展。

(三)密切关注粮食与农资价格,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效益是最好的杠杆,保证了农民能从粮食生产中受益,才会使农民主动增加粮食生产。目前,各级政府加大了对粮食生产的支持力度,加强了对农资市场的监控,但农资价格过快上涨的势头一直未能得到有效遏制。因此,应建立有效的粮食生产保护体系,保护粮农的生产利益,让粮农真正有钱可赚,有利可图,以提高粮农的生产积极性,激活粮食生产的内在因素。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